许及之
【注释】 谢公:指谢灵运,东晋时著名诗人。苍生:百姓。一壑:深沟。沧湾:即沧海,指大海。 【赏析】 这是一首劝人归隐的诗。首两句写谢灵运隐居东山,志趣高雅,不愿为官。“其奈苍生债未还”一句,意谓他虽想归隐,但百姓欠他的债务太多,使他难以离去。第三四句写他对故人的忠告,要他专心一意隐居于深沟之中,不必再过清梦而入沧海之滨了。 全诗以议论为主,抒情为辅,用对话形式表达作者对朋友的忠告和希望。语言质朴
【注释】 王晦叔:即王庭筠,字晦叔,号瑶津居士,唐末五代时期诗人。蔡伸:即蔡伸(1078—1124),北宋词人、书法家。惠听雨图:王庭筠《听雨图》卷,是一幅描绘春雨的山水画,作者以水墨淡笔勾勒出山石树木的轮廓和细部结构,点染以淡墨渲染天空云霞,用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雨丝的流动。次蔡韵:王庭筠有一首《次蔡伸韵·听雨》诗:“玉露初晞秋已分,万木苍然烟景曛。一叶飘落知秋至,孤鸿嘹唳下江闻。寒声远入千岩静
王晦叔惠听雨图次蔡韵奉寄 常日京华薮泽思,六年身悟画中诗。 须知妙处无今古,得画还如听雨时。 注释:王晦叔的《惠听雨图》让我想起了京都的山水和那曾经在画中看到的诗意。经历了六年的历练,我终于明白了这幅画中所蕴含的深刻意境。画中的妙处不仅在于它的艺术价值,更在于它能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真谛。正如我在聆听雨声时所体会到的那份宁静与深远,同样地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山水景致。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以及注释: 诗句 1. 岩壑林坰景趣幽 - “岩壑”指的是山中的洞穴和山谷,“林坰”指广阔的森林和平原,整体描绘的是一幅山林景色;“境趣幽”表达了这景色非常优美,引人入胜。 2. 等闲鸥鹭亦夷犹 - “等闲”在这里表示不费力,轻松的样子,“鸥鹭”指的是水鸟,这里可能是指画中常见的游鱼或飞鸟;“夷犹”是犹豫、徘徊的意思
注释: 1. 题洪子恂所画盘洲图三首:这三首诗是诗人为好友洪子恂绘制的《盘洲图》所写的题咏。 2. 昔见园成今创始:以前看到花园已经建成,现在又开始创建了。 3. 今为图就有闻孙:现在为了绘制这幅图画,你听说了孙位的名声。 4. 长松钜竹知无恙:那些长青的松树和高大的竹子依然茂盛,没有受到损害。 5. 直节清标想故存:直挺的竹子和高洁的标杆似乎还在原处。 赏析:
注释:摩挲指点:用手抚摸指点,这里指观赏。经行处:经过的地方。尽和诗篇二百馀:全部写上了二百余首诗歌。步趋瞠若:形容人走得快,好像要赶上前面的人。或看晚节在归欤:或许看到晚年的风采在于归隐吧。 赏析:诗人对洪子恂所画的盘洲图进行了品评。他首先指出画家在这幅画中留下了二百多首诗篇,这足以证明画家具有高深的艺术修养和卓越的才华。然后他又说,画家在画面中描绘了自己行走时的情景,让人看了之后不禁感叹不已
【题解】 题咏画卷。 擎水端如治大兵,儿曹何事解关情:画中水波横流,宛若在治理大军,儿辈们何必关心? 等闲戏剧休成恶,两个俱双莫挠清:戏剧演出,应保持清纯本色,不要演成丑剧。 【注释】 擎 :举起。 端如:端端正正。 何事(nǎi):为什么。 解关情:解除牵挂、忧虑之情。 两(liǎng)个俱双:指两个人都是双性恋。 莫(mò)挠清:不要玷污了清白。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题画诗
谏长之门人曾君三异作招隐图并赋二诗以招谏长之归亦赋二首 注释: 1. 能画能诗已可人:擅长绘画和诗歌的人已经很有名气了。 2. 迷途前畔更知津:迷路时,前方有路可以指引,就像是在河边找到了渡口。 3. 眼看益友如君少:我看到了像你这样优秀的朋友。 4. 我亦归心动白蘋:我也因此而心向归去,就像那白色的荇菜(比喻隐居的地方)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友人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友人的才华和品格
注释: 1. 钧有婴儿伉俪情:比喻诗人的画卷中,如同一对恋人般和谐美好。 2. 山川其奈险难平:指大自然的山峦川流,虽然美丽却也有险峻难测之处。 3. 如何一得戎夷俗:问自己如何才能让戎夷(指外族)的风俗融入中原的文化。 4. 长使中原不用兵:希望这样的文化融合能够使得中原地区不再需要战争。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绘画艺术的诗作。诗人通过赞美画家的画作,表达了他对于和平、文化交融的美好向往。他认为
【注释】 题:题跋。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脱手:脱落,脱落后不再保存。石本:指石碑上的刻字。流:流传。喜:高兴、欣慰之意。澹墨:淡雅的墨色。似肥:像肥壮的样子,指笔势饱满。浓似瘦:像瘦弱的样子,指笔势瘦硬。骊黄:指骏马,这里借指书法的雄健有力。精神:指书法的神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题跋自己藏的二修禊帖后的一首七绝诗。此诗以“脱手”二字开篇,表明所藏之帖非真迹。“石本流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