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及之
次常之韵 清彻郊原带远洲,霏微小雨勿供愁。 重阳已近休仍例,今岁丰登别是秋。 注释: 清彻:清澈。带远洲:水气带着远处的陆地。 霏微小雨勿供愁:细雨蒙蒙不要令人忧愁。 重阳: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 休:停止。例:常规。这里是说不必再继续做往年那样的事了。 别是秋:今年秋季与众不同。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重阳节的景色和感受。第一句描绘出一幅清彻的郊野景象,远处的山峦和江边的树木都被雨雾笼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名为《新晴》,全诗如下: 译文: 初晴的阳光温暖了大地,秋日的麦田高高低低地收割着。稍显生机的是天的力量,赈济的粮食比往年少了许多。 注释: - 新晴:指天气转晴的日子。 - 暖日烘晴: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晴朗的天空。 - 麦正秋:麦子已经成熟。 - 麦田高下:形容麦子的成熟程度不同,有的已经收割,有的还在生长。 - 稍苏凋瘵:稍微恢复了一些生机。 - 赈粜:救济和出售
注释: 午暑:中午的酷热。范武子:即范宣,字思远,东汉末年人,隐居不仕,有高风亮节。走笔当简:即“挥笔当简”,用笔写就简短的文字。这句是说,我午睡后忽然想起了范公的名士风度,于是提笔作书。翕翕:和煦而温暖的样子。 吹过井梧方是凉:井边的梧桐树经过一阵夏风吹过时,才有了凉爽的感觉。这里暗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句子:“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拂拭桃笙阴处卧,谁知我亦出羲皇:桃笙指桃花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成都作的一首即景小令。前两句写诗人归隐园亭,物物光辉;后两句写湖光波光阔大,沙鸥自得飞翔。 【答案】 ①乞得云台散吏归:指张功甫(功甫,字子华)从朝廷回到四川家乡任官。②园亭:指作者在成都的住所。③光辉:光彩照耀。④临:面对。⑤付与:交给,让……去做。⑥沙鸥自在飞:任由沙鸥任意飞翔
注释: 已晴复阴:已经晴朗又下雨,形容天气多变。 读了残书不奈闲:虽然读了点残书,但心中仍然感到空虚无聊。 挼挲老眼傍阑干:揉了揉眼睛,靠在栏杆上。 吟成白雪知何补:吟诗作赋,即使像白雪一样纯净洁白,又能有什么用呢? 未有功名与世看:没有功名和地位来显示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写的,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态度。 “读了残书不奈闲”,意思是说读了一点旧书,心中却感觉更加无聊
注释: 到京城日积雨欣霁驱车:驾车。驱车,即驱车前往。京师:这里指京都,古时候对京城的称呼。 日日:天天。 望:盼望。 京:首都。 冷雨潇潇共泪垂:冷雨潇潇,形容雨势很大。共泪垂,形容大家共同流泪。 一扫顽阴朝故阙:一扫,清除。顽阴,顽固的阴霾。朝,早晨。故阙,旧有的建筑。 天开地辟:形容天地间豁然开朗的景象。 亦如斯:也像这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京城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京城的向往和期待
注释:在午时的酷热中入睡,醒来后忽然想念范武子。他在这里隐居读书,何时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中呢?岩边有块石不能煮茶,世间的一切都是巧言相违。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午睡之后忽然想起了范武子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范武子是晋代名士,他在剡溪边的石城山隐居读书,后来归隐山林,不知所终。这首诗就是作者思念范武子的诗句。诗人用“忽”字来表达自己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说“岩边有石不可煮”
【注释】: 晓起:早晨起床。庉村:地名,位于今安徽桐城。 莫想思堂:指思念家乡的堂上。庉堂:指家乡。 表勋:表示功勋或功绩。 庉村佳处正相亲:庉村的风光景色与我的故乡正好相合。 花时:春季花开时节。 拚:拼凑、凑合。 聊中酒:勉强借酒浇愁。 虚过清明箸莫人:白白地度过清明节,筷子无人动。 【赏析】: 《晓起》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此诗写于诗人晚年退居后所作。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触
燕宾馆值雨 饱死侏儒便雨立,安知更有汉官仪。 诸生未免谀绵蕝,从俗从宜我自嗤。 注释: 燕宾馆,即指汉代的太子宫。汉武帝刘彻为太子时,曾在此学习经籍。 侏儒:小个子。 雨立:站在雨中。 绵蕝(zhōng xié):比喻虚伪、阿谀逢迎的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燕宾馆值雨时所作。首句“饱死侏儒便雨立”意谓饱食终日的小人,一旦遇到雨天就会像侏儒一样站不住脚了,暗喻那些小人得志后骄横跋扈
午时炎热难忍受,睡后醒来突然想起范武子。 烈日炎炎烁石热,我害怕出门就紧闭门窗。 宁愿饿肚子冻成僵,也不愿受热出房门。 一触热浪心生羞惭,像小儿怕生一样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