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及之
注释: 仙茅:一种传说中的草药,据说服食后可以使人长生不老。 旌阳:这里指的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即现在的四川省眉山市。 服饵:服用、食用的意思。 绝笑拖肠鼠:形容仙茅的功效非常神奇,能使人忘记痛苦,就像老鼠摆脱了束缚一样。 餐馀不系庖:指仙茅的药效如此神奇,以至于连剩余的药渣也不留在厨房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仙茅的描绘,展现了其神奇的功效和人们对它的赞美之情。首句“旌阳仙去后”
【注释】黄精:多年生草本植物。 【赏析】 《黄精》 黄精是一种药用植物,其茎叶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滋阴补肾的功效。 “白发终烦扫”,用笔简练而含蓄,以“扫”字形象地表达了对白发的无奈和厌烦。诗人用这种比喻手法,既表现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又揭示了自己对青春流逝的无可奈何。 “黄精莫认花”,这里的“花”指的是黄色的黄精,诗人用“莫”字表达了自己与黄精之间的关系,仿佛是黄精不认识自己一样
注释: 芷:指白芷,一种植物。 银箸:形容其茎如银丝般细长。生香:生长出香气。 元紫房:元字在这里是虚指,指那紫色的花朵。 更名:比喻改变名称、名字。歌九畹:九畹是指地名,这里用来形容白芷的种植地。 课效万金方:课效万金方,意思是说种植白芷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白芷的生长环境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农业活动的赞美。首句“银箸有生香”
【注释】 筇:竹制的手杖。九节:竹子分枝多,每枝有九节,故称。三眠:指竹的三个生长季节。介若此君操:像你那样坚韧不屈的精神。介:像。操:持;操守。蔫(yān):植物枯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石竹不畏严寒、傲雪斗霜的特点,赞颂了石竹这种花坚强不屈的品质。 首句写石竹的外形特点:“干无筇九节”,说这株石竹干茎挺拔如一柄长竹,又分出九个枝杈,枝上生满叶子,恰似柳树叶子一样
【注释】 蕨(jue):一种水生植物。 掇(duō):拾起,捡起。 芽:嫩芽。 掘根(jué gēn):挖土寻找根部。 乌糯(wū nǎo):指黑米,也泛指粗劣的谷物。 彊名(qiàng míng):勉强取个好听的名称。 隳(huī):毁坏。 【赏析】 此诗是写农事活动,通过“食蕨”“掇芽无掘根”等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注释】 朝天李:一种梨的品种。 钻核种:即“钻心”,喻人贪心不足,为私利而损害良心或原则,像蛀食果木心部一样。 道旁生:比喻依附权贵、趋炎附势。 中立不阿倚:指在各种政治势力间不偏袒任何一方。 恋阙名:依恋功名。 【赏析】 《朝天李》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咏物来表现志士仁人的高风亮节。这首诗以“朝天李”自喻,写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向权贵低头,坚持正义和真理的品格。全诗语言平实朴素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人面竹”:这里的“人面竹”可以理解为竹的外表如同人的面容一般,具有某种美感或象征意义。竹因其坚韧、高洁的特性,常被文人墨客用来比喻人的品格或精神风貌。通过这个比喻,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对竹子特质的认同和赞赏。 2. “共识此君面”: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共识或共鸣的情感,即人们普遍认同并赞美竹子的美。这种情感反映了竹子在自然界中的普遍魅力和文化地位。 3. “谁知面目真”
【注释】: 1. 慈竹:指竹子。 2. 母子惟慈孝,心胸无棘荆:母亲对子女只有慈爱和孝顺,没有嫉妒和伤害;心胸像竹一样宽广,没有荆棘。 3. 斑衣供稚子,深觉负平生:用斑驳的衣服为孩子穿衣,感到自己辜负了一生的清白节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以及一个父亲对自己清白节操的自我反省。 首句"母子惟慈孝"表达了母亲的慈爱和孝顺,强调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没有任何的嫉妒和伤害
【注释】 木竹:指竹子。品殊名亦殊,此君随藻鉴:意思是说竹子的品种很多,而其名称也各不相同,就像这竹子跟着水草一样。 盘洲:地名。 收拾无一欠:即“收得无遗”。 【赏析】 本诗为题咏竹之佳作,诗人以“木竹”为题,赞美了竹子的美好品质。竹子在诗人笔下是那样的高雅纯洁,高洁傲岸,不染尘埃,清雅脱俗,令人神往。 首句“品殊名亦殊”,起笔不凡,点明了竹子的种类之多,而每种竹子的名称又各有特色
【注释】 斑竹:斑驳的竹子。 自得:自得其乐,自得其乐于种竹。 湘江:在今湖南省。 禽栖:鸟巢。 弹:弹琴。 怕摇枝上露,犹是泪琅玕:因为害怕惊动了树上的露珠(泪),所以不敢弹琴。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对斑竹林的喜爱及因爱而生的情愫。诗一开头便写自己种竹的快乐心情。“自得湘江种”,说明种竹是在湘江边。“自得”二字,表明种竹是一种乐事,一种雅趣。“禽栖不敢弹”,这是说种下之后,鸟儿不敢来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