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及之
诗句释义: 连璧远相访,断金情有加。 译文: 潘茂和才叔远两位好友,在雨后重逢,彼此的友情深厚至极。他们不顾距离遥远,不远万里来访。 赏析: “连璧远相访”中的“连璧”指的是美玉,象征着珍贵、美好的友谊。“远相访”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即使相隔遥远,也愿意前来拜访。而“断金情有加”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深厚的友谊和感情。整句诗描绘了一幅真挚的友情画面,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 诗句: 1. 同年会拜三茅不及与呈袁侍郎同年 2. 地秘三茅胜,班高玉笋明。 3. 昔年同日喜,共拜一阳生。 4. 造化何劳补,弥文意自成。 5. 梅花开句眼,争得不关情。 译文: 1. 在同年中,我无法参与拜访袁侍郎,只能遗憾地看着他与袁侍郎一同庆祝生日。 2. 我住在一个偏远的地方,那里的三茅山景色优美,就像玉笋一般明亮。 3. 当年我们在同一天一起庆祝生日
【注释】和才叔次韵:和才叔写首诗,我作和诗。次韵:诗歌体裁之一,即用同一首诗中前半部分的词句来作为后半部分的词句,或者用同一主题或内容来撰写。闲中宜可乐:闲暇无事的时候,应该感到快乐。病外复何愁:生病之外,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块坐疑三刖:孤独地坐着,好像被砍掉了三只脚一样。朋来散百忧:朋友来了,所有的忧愁都消散了。琴弹欣改调:弹奏琴声时,心情愉快,喜欢改变琴曲的风格。瓶罄喜归谋:瓶子空了
【注】1、诗翁:诗人。甘独殿,即甘当殿后,意谓甘为诗坛之主。2、我辈:指你我等。岂其班,意为岂能与你们并列?3、爝火自不息:《庄子·列御寇》:“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席土山,不以为高。”4、斤风:比喻诗家笔力。5、秋容:秋天的景色。6、归梦:指思念故乡之情。7、豹一斑:比喻诗作中的精华。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应洪萃之之约时所作
【解析】 1. 和人见寄:和别人见面,寄给我的诗。 2. 一别三年久(一别三秋):离别已经三年了。 3. 无书堪往还:书信已无,无法往来。 4. 自怜供吏役:我同情那些供职于官府的人。 5. 长羡似僧闲:羡慕像僧人那样清闲无事。 6. 契阔诗情在:诗情依然如故。 7. 提撕鬓影斑:鬓发已白。 8. 敲门湖上寺:去敲门拜访西湖边的寺庙。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
【注释】:诗社:指文学社团。落落:失意的样子。斑斑:光彩鲜明的样子,这里指才子多。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绝。首句“和才叔次韵”,点明了诗的题旨;第二句“诗社久疏索”点明题中的“次韵”,说明自己已很久没有作诗了;第三句“遥怜疑落落,近喜复斑斑”,以反衬手法,表明诗人对才子们的羡慕之情,同时抒发了因久未吟诗而产生的苦闷;第四句“柳密莺酬答,花深蝶往还”,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第五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本题共四句,每句都有注释,第一句“官业盘根见”,官业,指官场事业。官业盘根,比喻仕途坎坷。第二句“生涯破甑轻”,生涯,指一生的遭遇。破甑,指生活困顿。第三句“才堪当一面”,才能足以担当一方重任。第四句“句可敌长城”,句,指文辞。长城,比喻文章或诗词。这几句意思是:仕途艰难,一生坎坷
注释: - 欈李:地名,位于今河南开封市。 - 秋风送行:秋天的风在送行。 - 义方非禄养:指儿子陈仲至是靠德行和才能得到的地位(义方),而不是依靠俸禄供养的。 - 祖武:指祖父陈元光,他曾以武功著称。 - 画诺:指陈仲至在赴任途中所做的承诺或保证。 - 哀矜:怜悯、同情。 - 黄堂:指宰相的办公室。 - 执别寸心倾:手拿酒杯,心中充满了离别之情。 赏析:
诗解 诗句解析: 1. “自昔名家子” - 指过去有名的子弟。 2. “于今卖卜翁” - 意指如今已经转行做占卜师。 3. “亲逢黄石老” - 指的是遇到了传说中的仙人黄石公,黄石公是中国古代的隐士高人,常被后世人视为智者的代表。 4. “曾验黑头公” - 指的是曾经帮助过一位叫做张良的青年,张良后来成为刘邦的重要谋臣。 5. “无术自医命” - 没有法术自己治疗命运。 6. “有奇祇堕空”
【注释】鼎:古代烹煮食物的器物。铛:古代煮食之锅。缶:古代乐器。埙:古代吹奏的竹制乐器,声音幽远。 几:通“机”。真率胜笾加:指真率无文饰。笾: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等果物的礼器,这里用作动词,表示用这些果物祭祀。几:通“机”,机杼,织布的工具。比喻文章或诗篇。 嗟:感叹词,表感叹。 【赏析】这首诗作于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春。诗人应洪萃之之邀,在太社参加聚会。这是一首即席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