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绍体
【注释】: 澉浦:古称,今浙江台州市境内。南海:指钱塘江口。横:纵横交错。 嫌:讨厌。风波:海上的风浪。平处:平坦的地方。 【赏析】: 《赠休斋沈老丈》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诗。此诗写于作者任睦州司马时。诗中通过描述钱塘江口澉浦潮水的奇观,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首句“澉浦东南海面横”,描绘了澉浦的地理位置。澉浦位于浙江省的东部,钱塘江与曹娥江的汇合处,这里水天一色
【注释】 丽句亭: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境内,是一处古迹。 王谢风流盟:指东晋时,王羲之、谢安等贵族子弟以文会友,经常在兰亭集会吟诗作乐的事。 枝藤杯酒翠微间:翠微山,在浙江杭州附近。 松花半落春山暮:春天傍晚时分,松树的嫩芽已经长出,像雪白的花朵。 云满一溪春水闲:春天的溪水悠闲地流淌着。 赏析: 此为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丽句亭周边景物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前两句写丽句亭周围的环境
这首诗的原文为: 钟庆饮别 日添一线酒壶边,小阁连装胜去年。 明夜月生何处有,短帆风定下塘船。 注释如下: - 日添一线酒 - 指在酒瓶旁边多添了一根线,表示时间已经过去了。这里的“线”可能是指日历或者是某种象征性的时间标记,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 小阁连装胜去年 - 指的是今年的某个小阁楼比去年更加美丽或者更加精致,这里的“胜”是胜过的意思,用来形容小阁楼的变化之大。 -
诗句原文: 来傍蓬莱夜读书,盂山相对是吾庐。 不妨车马自来去,一片闲心泊太虚。 注释解释: - 蓬莱:古代神话中的仙山,常用来比喻理想的境界或地方。 - 夜读书:夜晚在书房里学习。 - 盂山:地名,可能是作者居住的地方,相对的“吾庐”指自己的住所。 - 车马自来去:车辆和马匹自己会前来。 - 泊太虚:把心境寄托于空旷无垠的虚空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夜读,周围环境宁静
【注释】 黄友:人名,生平不详。东皋:地名,在今江苏常州市西北。山光:指山色、山景。丝纶:钓鱼的线和钩。 【译文】 田野水平流带一带斜,去来征棹几年华。 东风又染山光绿,好拂丝纶钓浪花。 【赏析】 《赠黄友把酒东皋三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倚:依傍。萧疏:稀疏、疏散的样子。来去:指影子的映照。 【赏析】 卢子高《梅岩》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第一首。诗人在山岩上倚靠一株挺拔的竹子,欣赏那清幽绝俗的景致;再抬头一看,竹里还有一树盛开着的梅花,更显清逸绝俗;而梅梢上飘荡着的梅花影子,随着天气的阴晴变化而变幻莫测。这首诗写的是梅岩景色。全诗四句,每两句为一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情与景相生。 首句“倚岩好竹已清绝”
遂初黄友逊斋 艺圃楼高插架书,只将逊志力耘锄。 堂堂乃祖声名在,直使人称两遂初。 注释: 遂初黄友逊斋:遂初即黄友逊,斋是书房。这是一首题画诗。 艺圃楼高插架书:指画中有一座高大的艺圃楼阁,上面挂满了书画。 只将逊志力耘锄:只是用谦逊的志向和辛勤的劳动来种植这些书画。 堂堂乃祖声名在:你的祖父名声很大。 直使人称两遂初:一直被人们称赞为能够实现两个目标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画的题词
【解析】 本题考核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技巧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判断,如“小憩梵安寺”“子规声在虎溪南”“明朝尘土又归去,长忆来时三月三”等,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及注释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本诗的首联是说,在夕阳映照下,深绿浅红的树木与山色相映,暮云缭绕,仿佛一幅天然画卷;而在这画中,传来了黄莺的啼叫声。“子规”即杜鹃
注释:我常常在南窗下小憩,一榻横卧如长虹卧云,直至日出。半炉宿火欲明时,我正读书至深夜。 我已经年复一年来这里休息了,风吹雨打都不怕,任凭风雨侵袭,也不怕,因为我有着坚韧的精神和毅力。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窗下休憩的宁静生活和坚强的意志。首联“一榻卧云长至日,半炉宿火欲明时”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颔联“年年来此南窗下,不怕风霜容易欺”则展现了诗人不畏风雨
【注释】 干:古时称水沟。 清晓: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舜风:《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这里借指舜帝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题赵献可的抚干池亭所作。 首联写景,“浸碧虚亭烟水中”句写亭子在烟雾弥漫的池水中,“参差荷渚小桥东”,写小桥在荷花丛中,形象地写出了亭子的位置及环境。 颔联写物,“露花相对立清晓”,写的是荷叶上晶莹的露珠与荷花相映,显得清新明丽;“闲里丝桐歌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