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普度
【注释】: 1. 荡荡:广大无边。 2. 慈风:佛祖的慈悲之风,指佛教的教化之风。 3. 滔滔:形容水流之大。 4. 辩泻:即澄清,使水清。 5. 四河清:比喻佛法普及四方,如四大河流一样清澈。 6. 毗卢海印:指佛教中的毗卢遮那佛,全身佩,全身佩带之意。 7. 优昙:一种稀有的香草。 8. 帝城:指帝王居住的城市。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佛教的广泛影响和崇高地位。诗人通过描绘佛光普照
【释义】:隐峰有女弟,我亦有女弟。虽然各自行,必竟同时至。花开花落觉城东,儿孙代代长相继。 【赏析】: 《觉城夏大师赞》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首句以“女弟”二字起头,便把两个女子的亲密关系写足了。一个“有”字,一个“亦”字,都表现出她们的互相爱慕、相互倾慕之情。第二句说,尽管她们各自行走,但是最终必定都会走到一起。第三句进一步写两位少女的感情,用“花开花落”来比喻她们感情的变化
【注释】 (1)兜率内宫:指佛寺的大殿,即兜率天宫。 (2)不肯住:不愿意留在这里。 (3)杖挑布袋红尘去:意思是拿着一根竹杖,把一个装有布袋的东西,从尘世中挑出去。红尘,喻人间世事。 (4)不知开口笑何人:不知道它笑着的对象是谁。 (5)待你下生人笑你:等你来投胎做人时,人们会嘲笑你。 (6)阿呵呵:呵欠声。 (7)宽著肚皮等著他:宽宽松松地等着看它的结果。 【赏析】
【注释】 穹窿:山峰,此指高峰。森长老:僧人名。杨岐担子:指禅宗的“担板”、“担杖”两种行头。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登通玄峰时所作。通玄峰,在安徽九华山。此诗写诗人攀登高峰的所见所感,以“伎俩无多重负杨岐担子”,表现了诗人对禅宗的虔诚和对佛理的探求。 “渠侬面目画则不似”,这是诗人登山途中的即景之作,意在表现他的豁达胸襟。 “只因伎俩全无,重负杨岐担子”,诗人自谦技艺不如人,但并不气馁
【注释】 ①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指佛教中的赞颂诗歌,是佛教徒念经时的伴读。偈(jié):梵语音译,意为诗。颂:即歌咏、诵唱。②贼无种:即“贼无种姓”,意为没有固定的出身。③鼓儱(chōu lǎo):即“鼓噪”,喧哗。④曾斗快龙舟:指《水浒传》中的“宋江”。曾头市为梁山好汉的聚居地,宋江曾率众攻打曾头市。⑤碧眼胡僧:指元代画家黄公望。黄公望号“弘仁”号“云间道人”,是著名的画家。⑥物见主
【注释】 八十二年:八十有二。驾无底船:比喻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归去:回去。明月一天:指回家时,天上的月亮明亮如洗。 【赏析】 《辞世颂》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辞世”起兴,写自己一生行迹,表达了对光明世界的无限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全诗语言朴素,意境开阔。 开头两句写自己一生经历:“八十二年,驾无底船。”意思是说,我活了八十有二,乘着无底船,在黑暗中摸爬滚打,一路风风雨雨。“无底船”是暗喻
【注释】 观音赞:这是一首赞美观音菩萨的诗。观音,又名观世音,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横身一叶轻:观音像常以莲花座为依托,故称“莲台”。这里指在黑风中漂浮的观音像。 堕任纵横:观音像随波逐流,任凭风吹浪打。 险处人回首:在危险的地方,人们看到观音菩萨的法相,就会想起佛法,从而回头是岸。 月在补陀天际生:观音的法相在天空中出现,犹如月光普照大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观音像在黑风中漂浮的景象
注释:金华的圣者没有人认识,我们一见面就讨要猪头吃。 回首发现已经回到了原来的路,春风送来了阵阵花香。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和尚生活的诗,描绘了和尚与俗人相遇时讨要猪头吃的情景,以及他们各自回家后,对春天的感受。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和尚与俗人的不同生活和感受。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一日三,三日九”:每日重复三次,持续三日。 “只知暑往寒来,不觉躘蹱老朽”:只知道夏天过去冬天来临,却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苍老。 “退一步,绝离微”:退后一步,远离细微之处。 “百花开尽后,黄菊在东篱”:当百花凋零之后,只有黄色的菊花依然傲然挺立在东边的篱笆旁。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一日三
【注释】 颂古一首 双林树下手摩胸,说有谈无恣脱空。若谓瞿昙曾入灭,错教啼鸟笑春风。 译文: 双林寺旁的树荫下,他用手抚摸着胸口,说有和谈无都是随意而发,超脱世俗。如果认为瞿昙尊者已经入灭了,那真是错了,应该让啼鸟在春风中欢快地歌唱,而不是嘲笑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赞美佛教大师瞿昙尊者时所创作的。诗中描绘了瞿昙尊者的形象,表现了他的智慧、慈悲和对世间万物的包容。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