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应泰
费应泰是清代的诗人。 费应泰生于清雍正乙卯年(约公元1725年),字二交,又字东岭,号履斋,巴陵人,即今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人。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其学识和才华得到了当时文人的高度评价。雍正乙卯年拔贡考试中举,这在当时意味着通过科举进入官僚系统的重要一步。费应泰之后官至泸溪教谕,主要职责为教学和传播文化
清代费应泰《桃源洞》释义
桃源洞 不识桃源路,舟人指故山。 白鸥秋水外,黄叶夕阳间。 尘世境原幻,渔郎事可删。 时清竞朝市,长觉洞门间。 注释: 1. 识:知道。 2. 故山:即旧时家乡。 3. 尘世:尘世间。 4. 事:事情,事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二首·其一》的第一首。此诗以记游为题,而实抒写自己怀才不遇之感。首句“不识桃源路”,点出寻访之人的迷茫和惆怅;次句“舟人指故山”
二交,原名费应泰,清代诗人
费应泰是清代的诗人。 费应泰生于清雍正乙卯年(约公元1725年),字二交,又字东岭,号履斋,巴陵人,即今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人。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其学识和才华得到了当时文人的高度评价。雍正乙卯年拔贡考试中举,这在当时意味着通过科举进入官僚系统的重要一步。费应泰之后官至泸溪教谕,主要职责为教学和传播文化
费应泰
费应泰是清代的诗人。 费应泰生于清雍正乙卯年(约公元1725年),字二交,又字东岭,号履斋,巴陵人,即今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人。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其学识和才华得到了当时文人的高度评价。雍正乙卯年拔贡考试中举,这在当时意味着通过科举进入官僚系统的重要一步。费应泰之后官至泸溪教谕,主要职责为教学和传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