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酉
秀峰塔诗 绿沉初脱颖,光照海东西。 阵扫千军废,锋排五岳齐。 鹏抟云有路,蟾步月为梯。 伫看生花管,长杨赋可题。 注释: 绿沉初脱颖:比喻秀峰塔像刚破壳而出的嫩芽,生机盎然。 光照海东西:形容秀峰塔的壮丽景象,光芒照耀着大海,如同天地之间。 阵扫千军废,锋排五岳齐:用军事术语来形容秀峰塔的强大威力,如同千军万马在它面前都无法抵挡。 鹏抟云有路,蟾步月为梯:以神话中的大鹏鸟和月亮为喻
这首诗是颂扬惠献贝子王平定浙闽功劳的。 "况有旌贤诏,祠崇闽越中。"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惠献贝子王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这里的"旌贤诏"指的是表彰贤人的诏令,而"祠崇闽越中"则表明他在闽越地区受到了极高的尊崇。 "勋高天柱北,名溢大瀛东。" 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惠献贝子王的伟大功绩。其中,"天柱北"可能是指他的功勋如同天上最高的柱子一样稳固可靠,而"名溢大瀛东"则表示他的名声遍布整个东海之滨。
南巡纪事 【注解】 路转:道路转弯。埤头:地名。平山:地名。一线:形容山路曲折险峻。野桥:小河上的木桥。涧:深沟。深竹:茂密的竹林。犬吠:狗叫。花间径:花丛中的小路。人锄:农民在田间劳作。武陵:指桃花源,相传是渔父所发现的地方。仙:指仙境。 译文: 道路拐弯处,路转到了埤头的近旁,平山与山路相连接,形成一条曲折的线。 溪流穿过的小木桥下,水声潺潺,涧水清澈。茂密的竹林中,炊烟袅袅升起。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颂扬王师平定浙闽的战功的七言绝句。全诗以“竹帛”二字为线索,由赞颂战功,进而赞颂其人。 【答案】 译文:八闽地区开辟层层防线,三山列阵秀美山川。我军欣逢大捷,宗子立下赫赫功勋。竹帛传扬天日,轮囷辉映海云。遗泽流芳,人皆识记旧将军。 赏析: 首联写开层障、列秀雯。八闽地区开辟层层防线,三山列阵(指福建)秀美山川,这两句从正面描写了王师所到之处的壮伟景色。 颔联写大捷和奇勋
这首诗是南巡时的纪事,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诗句释义】 1. 简任隆专面,皇家有召方。 - 简(zhǎn)任隆:指简任隆担任的官职或职位。 - 专面:专责处理某事或负责管理某方面。 - 皇家有召方:皇帝的命令或诏令要求他前往的地方。 2. 虎符来凤阙,玉斧出荆阳。 - 虎符:古代帝王用来授予臣下的令箭形印信。 - 凤阙:古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宫。 - 荆阳:地名,这里指荆州、荆州府等地方。 3. 越北烽初动,闽南丑欲狂。 - 越北
【注】 积善长馀庆:指王家积累的美德,给后辈带来了长久的恩惠。 天家:指皇宫。 维城开旧府:意为打开旧有城池,恢复国政。 閟殿仰遗悬:意为仰视旧时宫室遗址。 龙幕:指皇宫。 螭(chī):古代传说中一种无角的神牛。 香雾:指云雾弥漫。 俎豆:指祭品。 鳌巅:指山峰之巅。 【赏析】 这首诗是歌颂惠献贝子王平定浙闽之功迹,并颂扬孝思的。诗中用大量篇幅来描写惠献贝子王平定浙闽的功迹,如“积善长馀庆”
时雨且既足,命驾东郊行。 岂不嗜游览,所重在民生。 凉影走虹练,深竹鸣催耕。 秧马踏畦碧,麦浪扬畴平。 村烟间篱落,耆老欢相迎。 烽消省烦役,赋薄无苛征。 复此兆有年,谈笑尝君羹。 残阳摇旆色,鸡犬含馀情
谁将玉斧斫仙榕,露叶云根影万重。 疑是银桥天上落,不因风雨作神龙。
连畴宿雨润如膏,太守亲推湿锦袍。 犁破碧云开万顷,自今岁有属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