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章渊
黄章渊,字晚堂,是清代的朝鲜人。 黄章渊在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充任贡使,这是一项重要的外交职责,通常由朝廷派遣到外国,展示国威和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他的作品《题献馆泳春集》反映了他的文学造诣,其中“诗书留汉殿,剑筑上燕台”等诗句,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自己国家历史的自豪感
清代黄章渊《题献馆泳春集》释义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春日城西馆,有期君子来”:这句描述了地点和期待的人物。在春日的城西馆中,诗人期待着君子的到来。这里的“春日”和“城西馆”都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而“君子”则代表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学识。 2. “诗书留汉殿,剑筑上燕台。”:这句话提到了诗书和剑筑,都是古代文人的象征。诗书代表文化修养和知识,剑筑代表武力和勇气。这里强调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军事才能。 3.
晚堂,原名黄章渊,清代诗人
黄章渊,字晚堂,是清代的朝鲜人。 黄章渊在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充任贡使,这是一项重要的外交职责,通常由朝廷派遣到外国,展示国威和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他的作品《题献馆泳春集》反映了他的文学造诣,其中“诗书留汉殿,剑筑上燕台”等诗句,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自己国家历史的自豪感
黄章渊
黄章渊,字晚堂,是清代的朝鲜人。 黄章渊在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充任贡使,这是一项重要的外交职责,通常由朝廷派遣到外国,展示国威和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他的作品《题献馆泳春集》反映了他的文学造诣,其中“诗书留汉殿,剑筑上燕台”等诗句,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自己国家历史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