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达
冬柳 呜咽寒风吹动旗亭,荣枯随缘也惯经。 晚年几人伤老大,飞花前度感飘零。 鬓边雪点俄惊白,眼中春光未肯青。 回首长堤草芜尽,六朝烟月梦初醒。 注释: - 冬柳:诗题,指咏物诗中的柳树。 - 呜呜:形容风声凄厉。 - 寒吹撼旗亭:寒风凛冽地吹拂着旗亭,旗亭是古代供人聚会娱乐的场所。 - 荣落随时亦惯经:荣枯更迭,一切都随缘分而变迁,已习惯了。 - 晚岁:晚年。 - 伤老大:因年老体衰而伤感。
诗句释义: 1. 清晨出门去 - 描述的是诗人在早晨的时分开始了他的出行。清晨通常意味着新的一天的到来,也常常带有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2. 路上人行稀 - 描述了行走的路径上行人稀少的场景。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避开繁忙的道路,或者选择了一条不那么热闹的路线以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或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目的。 3. 山深寺钟隐 - 描绘了一座山中寺庙的景象,其中寺庙的钟声被山峦遮挡而显得隐蔽
诗句如下: 江干老树自成村,无复婆娑旧日痕。 译文: 江边老柳树自成村落,没有往日的婆娑舞姿。 赏析: 首句“江干老树自成村”,描绘了江边老柳树自成村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怀念。第二句“无复婆娑旧日痕”,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变化的感受。全诗通过对冬柳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译文如下: 碧玉歌残愁白下,黄金抛尽冷朱门。
秋日村居 鸡犬安眠世事忘,避嚣恰称此村庄。 青山红树团茅屋,秋草荒烟冷夕阳。 不事繁华人自古,绝佳风味稻生香。 溪南好友相邻近,日往烟萝话昼长。 译文: 在秋日的宁静中,鸡和狗都安静地休息了,仿佛一切都忘记了。这种隐居的生活正好符合这个村子的特点。 青山翠竹,红树成荫,围绕着一座简陋的茅屋,周围长满了秋天的野草,远处的烟雾和落日相映成趣。 自古以来,人们就追求简朴的生活
黄文达是清代的诗人,字笠雨,江宁(今南京)人。他的作品《冬柳》中“无复婆娑旧日痕”和“小别青溪经十载,凄凉知否几株存”等句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下是对黄文达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与成就 - 个人背景:黄文达,字笠雨,江宁人,即今天的南京市区。作为清代的文人,他的生活与创作环境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氛围和政治色彩。他的诗作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黄文达是清代的诗人,字笠雨,江宁(今南京)人。他的作品《冬柳》中“无复婆娑旧日痕”和“小别青溪经十载,凄凉知否几株存”等句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下是对黄文达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与成就 - 个人背景:黄文达,字笠雨,江宁人,即今天的南京市区。作为清代的文人,他的生活与创作环境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氛围和政治色彩。他的诗作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