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昌溎
【注释】 1. 皇州:指皇宫。 2. “春暮”二句:写春天将尽的景象。“依依”,形容柳条柔弱,随风飘拂的样子。湿翠,即湿绿的翠色,指柳枝。苔藓肥,指青苔。 3. 新燕乳:指初飞的燕子,在花丛中采食。乳,指鸟雏。 4. “茶烟”二句:写庭院里春意盎然。闲留树,指茶树上袅袅升起的烟雾。 5. 轻絮:指柳絮。暗扑扉:指柳絮随风飘动,轻轻拍打着门窗。 6. 历乱碧桃:形容桃花开得繁密杂乱,颜色鲜艳。碧桃
【注释】 杜宇:即杜鹃鸟。 肝肠已断绝:比喻悲痛到了极点。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以杜鹃的啼叫声作为全篇的线索,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雨中杜宇啼”,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凄凉的意境。杜鹃鸟在下雨时啼叫,声音悲切而凄厉,让人听了心生哀伤。这种景象与下文所要表达的情感相互呼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悲痛。 “溅尽一腔血。”这一句是对杜鹃啼鸣的形象描绘
【注释】 纳凉:指夏夜避暑。 芰(jǐ)荷:菱角。 疏星:稀疏的星光。 女牛:神话中的河神,即“河伯”。 【赏析】 此诗描写了夏日傍晚的景象。首联“避暑池塘雨乍收”,描绘了夏夜池塘中,刚刚停歇的阵雨,给池塘带来了一片清凉,也给池塘增添了一份生机。“芰荷香暗绿阴稠。”则进一步描绘出荷叶荷花散发出的香气,以及绿荫茂密的景色。 颔联“松间老鹤眠初觉,水底疏星影乱流。”描绘了在松树林间
太华山闻钟 太华新晴宿雨收,清钟遥度夜天幽。 一声初动三峰迥,万籁都沈孤月秋。 天外微传玄鹤唳,树间时见碧云流。 松风飒起馀音杳,霜气横空失斗牛。 注释:太华山:山名,在今陕西省。宿雨收:经过一夜的雨水已经停止。清钟:清亮的钟声。遥度:远远传来。三峰:即太华主峰,海拔2154米,是太华的最高峰。迥:远、高。万籁:万物的声音。玄鹤唳:指远处传来的鹤叫的声音。碧云流:指飘荡在空中的白云。飒起
【注释】即目:眼前所见。山家:山村人家。黄蛱蝶:指蝴蝶的一种,体色黄色带有黑色斑点。野棉:指棉花。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秋日山村的美景图。首句写诗人在山家闲看,只见秋天的景色已经来到了山家。次句写山家周围有几条小溪流过,溪边长着绿树,树上栖息着黄蛱蝶。后两句写诗人正在观赏这美丽的景色时,突然听到黄蛱蝶惊飞起来的声音,原来他看见有人来了,就急忙飞入旁边的野棉花丛中躲藏起来了。全诗通过景物描写
《夜宴外家浣翠亭》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图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首句“西园成雅集”,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画面。西园,指的是一个美丽的园林,在这里举行雅集,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雅集,是指高雅、庄重的聚会,通常是为了庆祝佳节或纪念重要事件而举行的。在这里,作者用“西园成雅集”来表达自己对这种聚会的喜爱和期待。 第二句“清夜寂无喧”
上元 微风十里扬红尘,宝马香车过往频。 云敛三霄捧华月,镫明万户闹重闉。 纷纷丝管良宵永,隐隐楼台淑气新。 游戏长衢冠盖客,不知谁是上书人。 注释: 1. 微风十里扬红尘:形容微风轻拂,扬起的尘土如同红色的烟波。 2. 宝马香车过往频:形容道路上有豪华的马车和马匹经过。 3. 云敛三霄捧华月:形容云层收敛,月亮被捧出天际,显得格外明亮。 4. 镫明万户闹重闉:形容灯火通明,家家户户都在热闹庆祝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并注意把握诗歌的意象特点,同时注意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 “忽忆罗浮下”“寒梅花正繁”,首句写诗人在罗浮山下忽然回忆起了梅花。诗人回忆往事,思绪万千,不禁想起了当年在罗山脚下看到的那株傲雪凌霜的梅花。这一句是全诗的铺垫,也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 第二句中“余翠羽”,用“翠羽”代指梅花
金台览古 金台,即今陕西铜川市黄土高原上的王益区境内的九嵕山,这里曾经建有金台宫。 沙气:指沙漠。 蒸云落日黄:形容沙漠辽阔,天空低垂。 西风高啸万林霜:形容西风凛冽,林木萧瑟。 金台骏骨:指金台宫的主人。 古木寒鸱:指枯死的树木。 镇夕阳:指太阳在夕阳下显得更加明亮。 聊共新诗添点缀:指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忘作诗来增添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空馀衰草阅兴亡:指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
梳妆台 金国萧条万事非,妆台犹说李宸妃。 芳尘无复凌波步,霞绮还疑旧舞衣。 细雨禁城花自落,疏钟太液燕空飞。 雕栏玉砌春长在,应有香魂月下归。 注释:梳妆台:用来化妆的桌子。金国:指金朝,这里泛指宋朝。凌波步:指女子轻盈地走。霞绮:指彩绣衣裳。禁城:皇宫的内城。太液池:皇家园林名。雕栏玉砌: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香魂:指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