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昌溎
【注释】 1. 日落碧天暝:太阳落山,天色昏暗。 2. 深树栖鸦集:树上的乌鸦成群栖息。 3. 开轩纳夜凉:推开窗户,享受夜晚的凉爽。 4. 秋虫一何急:秋天的蟋蟀叫声怎么那么急促呢? 5. 幽庭散花影:月光下庭院里花影摇曳。 6. 月色皎如日:皎洁的月光就像明亮的太阳。 7. 夜静竹风清:夜幕降临,竹林中的风声格外清晰。 8. 流萤飞复息:飞舞的萤火虫又停下来。 【解析与赏析】
诗句解读 1. “终南晴后势崔鬼,积雪皑皑万壑堆。” - 终南:指的是中国陕西省的一个著名山脉。 - 晴后:天气晴朗之后,通常指冬末或早春时节。 - 崔鬼:形容山势陡峭、峻拔。 - 积雪皑皑:形容白雪覆盖的景象,洁白如雪。 - 万壑(kè):形容山谷众多,比喻地势高低不平之处。 2. “天外奇峰连日白,山头老树尽花开。” - 天外奇峰:形容山峰高耸,超出常人所见。 - 连日白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句的赏析要求,然后根据对诗句内容的理解,结合题目中提供的注释进行具体分析。“别亲”,即告别亲人。伯道:指诸葛亮。有儿真恨事:有儿子却非常遗憾。因诸葛亮没有儿子。无儿真恨事:没有儿子却十分遗憾。因为蜀后主刘禅年幼无能,不能任用诸葛亮这样的贤相。剧堪怜:可叹可怜。淮阴易帜:即“陈平拜将”故事
报国寺看花 在逍遥古寺中,斜阳照在树林的顶端。 禅院静谧无声,微风中花影摇曳。 雨后野鸟寂静,一树碧桃花冷清。 我漫步在幽静的小径旁边,喜欢这美丽的春天景色。 山亭上的碧草绿意盈盈,钟声停歇阳光正好。 客人离去晚风凉爽,松树上的仙鹤刚刚醒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报国寺春游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日里报国寺的美丽景色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首句“逍遥古寺中”
【译文】 夜晚的芦沟桥,月色依旧明亮。我同情那些旅途艰难的人。 人们都到京城赶集,像飞马一样奔跑着。月亮到了芦沟也不停歇。 浓雾笼罩着树林,好像树木都合拢起来。寒流在河面上倒映出一弯新月,宛如弯钩一般。 从长安去洛阳不远了,那红彤彤的云彩就像九重门一样包围着大地。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壮志难酬的抑郁情怀和对前途的忧虑。诗人以景入诗,情景交融,借景抒怀,抒发了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倚楼”是题目,点明这是一首七绝诗。首联写登高所见的景色:“远岫明楼角,扶疏草木幽。”诗人登高远望,只见山峦连绵起伏,山势苍莽而雄伟;山腰上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颔联是第二句的扩展。作者由远山联想到近处,在山腰上的树林中找到了一片开阔地,便坐下来休息。这两句是写诗人在登高之后找到一片树林,在那里歇息,并观赏四周的景色。歇后语有“倚楼听雨”和“倚楼听风”
【解析】 本诗是作者对秋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早秋”“西风生爽气”点明时节和氛围;“池边开晚莲,阶下发新蕙”描绘出一幅清雅素美的图画,写出了荷花、兰花在秋天的盛开和高洁。 【答案】 译文: 初秋时节,柳树随风摇曳发出声响,蝉鸣声不绝于耳。薜荔缠绕着院墙绿得发亮,映衬着碧空如洗。天空湛蓝如水,秋风送来凉爽气息,使人精神抖擞。池塘边,荷花刚刚开放,荷叶翠绿,花苞含苞待放;台阶下
【注释】 别亲:离别双亲。 幻影浮沤:比喻虚幻的梦境,像水波中的泡沫。 廿八年:指28年。 庭闱:指家。 凄然:凄凉悲伤。 聪明根蒂:聪明才智的根基。 留得:留下。 不向他生再种缘:不与前世有缘的人相恋。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写诗人因战乱而流落他乡、远离亲人,思念父母之苦。首联写景,“幻影浮沤”四字写出了离乡背井时的迷茫和彷徨;颔联写人,“聪明根蒂”四字道出诗人的身世
注释: 1. 别亲:离别亲人。 2. 祈招兴咏幸三思:指祈愿国家招徕贤能,兴盛国事,庆幸天下太平,多次深思熟虑。 3. 叔世陵夷:指叔父辈的世族衰落。 4. 门户已开闽蜀洛:指家门已经打开到了福建、四川、洛阳等地。 5. 坡公:指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苏轼),因曾任杭州通判,又称东坡居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国家的忧患和对时局的担忧而作。诗人首先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担忧,认为国家需要招徕贤能
注释:谢绝了尘世间的纷扰俗事,只留下白首之年的辛劳与遗憾。这份心难以跨越生死界限,即使已经离世,依然在泉下仰望白云。 赏析:《别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他谢绝了尘世间的纷扰俗事,只留下白首之年的辛劳与遗憾。这份心难以跨越生死界限,即使已经离世,依然在泉下仰望白云。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充满了深情厚意,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