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岫明楼角,扶疏草木幽。
坐来微雨歇,山气澹如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倚楼”是题目,点明这是一首七绝诗。首联写登高所见的景色:“远岫明楼角,扶疏草木幽。”诗人登高远望,只见山峦连绵起伏,山势苍莽而雄伟;山腰上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颔联是第二句的扩展。作者由远山联想到近处,在山腰上的树林中找到了一片开阔地,便坐下来休息。这两句是写诗人在登高之后找到一片树林,在那里歇息,并观赏四周的景色。歇后语有“倚楼听雨”和“倚楼听风”,这里指后者,意思是说诗人在楼上静静地听着风雨。歇后语还有“倚楼听琴”,这里指前者。

颈联是第三四句的延伸,也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听到一阵微风吹过树林发出的声音,原来是远处传来几声秋虫鸣叫。诗人凝神倾听,那声音越来越近,仿佛从山上飘来,又似乎在耳边响起,使人感到一种清新、爽朗的感觉。“坐来微雨歇,山气澹如秋”。诗人在山林中坐了好一阵,才听到几声秋虫鸣叫,原来刚才下过一场小雨。现在小雨停了,山间云雾也渐渐散开,山色空濛,一片清爽,宛如秋天一样。诗人通过这一层描写,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受。

尾联是诗人的议论。他赞叹道:“此境何人能共游?”意思是:这种美景,有谁能够共同欣赏呢?

【答案】

①远岫——远山。②明——明亮。③扶疏——茂盛。④幽——静谧。⑤坐来——坐下来。⑥澹如秋——淡雅如秋色。⑦此境——这样的景致。⑧何人——谁来。⑨能共游——能一起游赏。赏析:诗人登上高楼,放眼远望,山峦连绵,树木葱茏,一派清幽之景。在这幽静的环境中,他坐下来静静地听雨声。忽然,一阵秋虫的叫声传入耳际。他凝神倾听,那声音越来越近,仿佛从山上飘来,又似乎在耳边响起。这时,他突然感叹:“这样的景致,有谁能够共同欣赏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