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
注释:新移植的蜜橘、金橘都结了果实,每天用来享受清新的生活。 蜜柑两颗在合适的时节下过雨,金橘枝头挂满了果实更加吸引人。 借问山里的人家哪能有这样的收获,新年里分得这些下窑的柑橘。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新居庭院中种植的柑橘树。前两句描绘了柑橘成熟的情景,后两句抒发了对山家丰收的羡慕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注释】 饶氏: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东阁:指白氏居官杭州时所建的草堂。山:指香山。侨居:寄居。金凤桥:在长安城西,是唐人游览胜地。小憩:小憩片刻。虚阁:空无一人的房屋。清昼:清闲的白天。云笺:指书信。留字:留下字条。更:再。诗:指诗词。 【译文】 香山山下住的是白居易,金凤桥西有个小憩处。 空无一人的房屋窗明昼清,白云上寄来信还留下诗。 【赏析】 首联“香山山下住的是白居易,金凤桥西有个小憩处”
注释: 橙:橙子。 葱茜亭亭爱一橙,日供清趣映檐楹。橙子在葱茜亭亭的绿草中,每日供我欣赏其清香,映照着屋檐下。 明朝回首怀萍梗,记得沉吟此际情。等到明朝再回首,心中就会思念那飘零的浮萍和那曲折的小梗,记得那时的思绪和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橙子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首句“橙”字,直接点明主题,次句“日供清趣映檐楹”则通过描绘橙子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春日中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和情趣。首句“讲罢残经思已荒”写自己讲完了经书,心中思绪已经飘荡,没有归宿,所以感到十分无聊。第二句“徐经别院暂徜徉”是说在经过北院时,放慢步伐,暂且在此徘徊、游玩。第三句“静来春意君知否”,写自己漫步到院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不知你是否能察觉得到。最后一句“昼寝房栊日正长”,说自己在房中小憩,阳光正照进来,时间过得很慢。全诗语言朴实、平淡
【注释】 桐林:即桐江,今属浙江。书屋:指陆游所建的藏书楼。“一简谆谆”是诗人自谦之语,说自己写诗谦虚。“知君微恙少愆和”是说陆游因病稍作休养,心情会好一些。“伫看勿药来新喜”是说陆游身体恢复后,能与友人欢聚一堂了。“重向桐林共放歌”是说陆游在桐江书屋与好友相聚时,将重新吟唱自己的诗作。 【赏析】 此诗为陆游写给友人的信中的诗篇。诗中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愉快心情。首联写自己因生病而感到内疚
【注释】 九莲寺:在今浙江杭州灵隐寺。南轩:指寺院的南面轩窗,即南轩亭。 何心计:无心机巧,指随缘自适。 饶: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诗人以闲情逸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卷:橘花盛开,春意盎然,庭院里风轻浪静,一派祥和景象。“食罢”,即餐后,点明时间;“闲来”,即饭后无事可做时,表明心情悠闲。“对橘花”,是说诗人在庭园中欣赏着盛开的橘子花。“寂无哗”(寂静得没有一点声响)
注释:在禅关送别朋友,交谈中感叹时间过得太慢,老朋友又重新朗诵着过去的诗。我们看着对方的霜白鬓发,感叹岁月不饶人。从古至今,真正值得称赞的功绩都是那些能抓住时机的人。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留恋之情。他送别了朋友,感慨时间的流逝,感叹岁月不饶人。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赞美之情,认为真正的功绩都是那些能抓住时机的人。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很好的送别诗
晓枕 一榻平安客虑稀,梦回春漏正迟迟。 东阡西陌嬉游处,欹枕孤吟记此诗。 注释: 1. 一榻平安:形容生活安逸舒适。 2. 客虑稀:客人的忧虑很少。 3. 春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春夜漏尽,天将破晓。 4. 欹枕:侧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清晨醒来后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生活画面。首句“一榻平安客虑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宁静,没有过多的忧虑和烦恼。次句“梦回春漏正迟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应接、青灯、夜雨、东皋、归去迟。 【答案】 译文:白天在房内休息时也很少与外人来往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晴朗的日子里,欣赏自然美景,感受生命活力的愉悦心情。 “极目长天宿雨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天空中的雨停了,视线被延伸到无边无尽的空间中。这里的“宿雨”指的是之前一直下着的阴雨天气,而“长天”则是指广阔的天空。 “客窗春兴转悠悠”,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客人的窗户前,春天的景象让人的心情变得悠扬起来。这里的“客窗”可能是指作者自己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