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
注释: 大司成颐庵先生二郎君怀珠玉下顾次韵奉酬 客人的窗户里,兄弟情谊重又深, 竹树交错中,午时庭院静谧而幽深。 喜极翻令清泪堕,凄风折尽百年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兄长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客窗重笃弟兄忱,竹树交加午院深的画面,表达了对兄长深厚的情谊。喜极翻令清泪堕,凄风折尽百年心,则展现了诗人因喜极而泪落的情景,以及被凄风所折的百年心,进一步表达了对兄长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注释】 枕上:指诗人在梦中。偶成:即偶尔写成的诗。 迢迢:形容遥远。客梦回:客中之梦,指游子的梦境。 清兴:清冷的兴致。正:正是。悠哉:悠闲自在的样子。 窥窗:指透过窗户向外张望。银河烂:银河灿烂。银河,指天河,古人以天上的银河比喻人间的河流。烛九垓:照亮九天之上的星域。九垓,指极远的天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宿旅馆时所作诗,抒发了羁旅思乡之情。 首句写客中夜梦,“静夜迢迢”
【解析】 此诗首联“分枇杷丝头柑归种”,是说将柑橘的种子移植回故里。颔联“晓露春泥斸石苔”写移植的过程:在春风和雨露滋润下,把石缝中的小草刨出来,移栽到柑橘的苗床上。颈联“远分苍翠入云哉”写移植后的景色,橘树的枝叶郁郁葱葱,与远处的青松争奇斗艳。尾联“灵根细沃南归处,杖策扶儿日日来”,意思是橘树生根于南方肥沃的地方,而诗人也每天拄着拐杖,带着儿子来看望它。 全诗通过对橘树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吴氏南轩,赞美了花木的生机勃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寝息随时忘陆沉”意思是说,睡卧时随遇而安,不计较生死。陆沉:指死亡。这句大意是:睡卧时随遇而安,不计较生死。 第二句“银笺挥罢自长吟”意思是说,挥笔写下诗文后,又独自吟唱。银笺:指白色的绢纸。这句大意是:挥笔写下诗文后,又独自吟唱。 第三、四句“庭前花草宜人处,生意新沾雨露深”,意思是说
重宿九莲寺 曾寓禅房十日居,重来不见旧时书。 闲窗一榻春宵梦,细忆流年二纪馀。 注释:我曾在九莲寺的禅房住了十天,现在再回来却看不到过去的信件了;我在闲暇时坐在窗旁,在梦中回忆那些逝去的日子,细细回想这两年多的时光。 译文:我曾住在九莲寺的禅房十天,现在再来却看不到过去的信了;我闲坐窗前,回想起过去的日子,细细回忆起这两年多的时光。 赏析:诗题“重宿”表明作者对九莲寺有很深的感情
【注释】桂家洲: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疾风:猛烈的风。 捩(niè)柁:舵柄,指船舵。 系䌫:缆绳。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江上航行的诗。首句写江上大风浪,舟人驾船如行云;次句写急风中,舵手将船停下,泊宿江边;第三句写大船靠岸,帆篷停开,船夫安然入睡,无忧无虑。此诗描绘出一幅江上大风中,大船泊宿的画面,表现了江上行舟人的勇敢与智慧。全诗语言朴实,意境高远,耐人寻味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小儿初度(初生婴儿满月) - 注释:这是诗中的第一句,描述的是小儿出生后的第一个重要时刻,即满月之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满月是新生儿成长的重要里程碑,象征着孩子的到来给家庭带来了喜悦和希望。 2. 家幸平康为乐天(家庭幸福安康) - 注释:这里的“幸”字意味着幸运或幸福,而“平康”指的是平安、安康的生活状态
【注释】 下窑寺:山名。 牛演:作者的朋友,诗人曾赠诗相勉。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首句“下窑寺”,写与友人同游的胜地;二句写友人送别时频频倾泻出对旧友的怀念之情;三句是说,你我虽然分别,但彼此的心仍在一起;四句则是以玉壶春酒为喻,表明自己虽身居他乡,却心系故乡。全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情深意长,是诗人送别之作中的佳作
【注释】 晓枕作:即“晓起作”,指起床后立即作诗。德性难驯学力微,空怜蘧瑗晚知非。德性难驯学力微:意思是说德性难以驯服,学力又很微弱。空怜:徒然惋惜。蘧瑗:字伯玉,孔子的学生。他为人清白廉洁,年五十岁才为大夫。这里比喻有德行的人。晚知非:迟暮才明是非。从今何以酬馀齿,博(bó)约须令莫暂违。从今:从现在开始。余齿:指自己的晚年生活。博(bó):广泛地。约:简约,简要。 【赏析】
诗句解析 1 “净几明窗尚友轩”:描述了一个宁静的书房环境,几案和窗户都显得明亮,象征着主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尚友"可能指的是与朋友交往,而"轩"是高大的建筑或房间,这里可能指一个较高的读书场所或思考的空间。 2. “道情诗思共悠然”:这里的“道情”可能是对道家思想或哲学的兴趣,而“诗思”则指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思考。两者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烦恼,寻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安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