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
诗词原文: 蒋莲铺 当年曾此课儿诗,扰扰台舆渴饮时。 物候几经新节序,布衣犹是旧心期。 --- 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蒋莲铺” - 背景介绍:可能指代一个地名或地点,与诗歌内容相关。 - 诗句解析:“蒋莲”可能是指一种植物,或者某种特定的地理、文化标志;“铺”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名称,或者是进行某种活动的地方。 - 情感寄托:通过提及蒋莲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款款鸣桡话会溪” - 注释:这里的“鸣桡”指的是船桨拍打水面的声音,而“会溪”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事件。整句话描绘了诗人在舟中与朋友交谈的场景,他们可能在谈论关于会溪的事宜或是交流诗作。 -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与友相聚的闲适氛围,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的愉悦心情和对友人的珍惜。 次句:“好留馀迹向新诗” - 注释:“馀迹”指留下的足迹或影响
宿郑氏村居 依稀馀墨象湖傍,鹤去山空事渺茫。 嗣续喜看仁爱重,灯前联跪告新章。 【注释】 依稀:隐约的样子。 嗣续:继续。 嗣:继承。 重:重复、再次。 灯前:指在灯光下。 联跪:两膝着地叩头行礼。 【赏析】: 《宿郑氏村居》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情景的古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夜景,通过写景抒发情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依稀馀墨象湖傍”
【注】扁舟:小船。东篱:东边的篱笆。 宿毛村 扁舟旅泊暂天涯,一夜归心又梦家。 行李但教西路稳,东篱计日咏黄花。 译文 我乘小舟在外地漂泊暂时寄身于天涯,一夜的思乡之情又萦绕于梦境之中。 只须保证行李安全平稳地沿着西行的路一直走下去,就不必忧虑东篱之畔何时能够吟诵出黄色的花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所作。首句写自己在外漂泊,寄身于天涯海角,表达了他远离故土、客居他乡的孤独与无奈
【注释】江山:山和水。况:更何况。论心:以诚心相待。尚友轩:指张籍的《送严士元》。德:品德。兼:又。夸:称赞。更:另外,也。 【赏析】本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告别朋友时,深情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与希望,寄托了自己的一片心意。 首句“江山随处赋诗频”,意谓自己的诗情随着游历的地方而变化,到处都可以吟咏出优美的诗句来。次句“况此论心共故人”,意谓更何况与老朋友一起谈论诗情呢?这两句一扬再抑
【注释】 齐原道中:在齐地的原野上行走。 偶逢涧石坐繁阴,惬我平生习静心。偶然遇到山涧的石头,坐在茂密的树荫下,满足了我的平生爱好安静的心情。 风露不知劳远役,蜻蜓无数伴清吟。风吹露珠,不知道疲倦地远行,蜻蜓成群结队,伴随着我吟唱着清新的诗歌。 【赏析】 这首小诗是写诗人在旅途中的见闻和感受。 第一句“偶逢涧石坐繁阴”,点明自己是在野外,而且是一个偏僻的小地方。“偶逢”表明这是一次偶然的遭遇
注释与赏析: 1. 齐原岭上架虹梁,来往令人感意长。 - “齐原岭”指的是地名或山脉的代称,“架虹梁”形容建筑雄伟,形似彩虹横跨桥梁,常用来比喻壮丽的景象。 - “来往”指过往行人,“令人感意长”表达了这些过路之人被这壮观景象深深打动,感到心灵上的震撼和长久的情感影响。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融的画面,通过建筑的壮观引发观者深远的感慨与思考。 2. 嗣续更期诸好事
【注释】 1. 鹅湖寺:位于江西南昌市西南。 2. 赞公房:和尚的卧室,赞公,名不详。 3. 山雨萧萧:形容细雨纷纷飘落的景象。 4. 荣辱不惊:指对名利得失毫不在意。 5. 清夜枕:清凉宁静的夜晚。 6. 四更云月吐寒光:深夜,云彩和明月交相辉映,散发出寒冷的光辉。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鹅湖寺短暂停留的情景。首句“疲躯暂息赞公房”描写了诗人因为疲倦而暂时停留在寺庙的客房中
【注释】 草萍道中:在草和浮萍上行走的道中。 晨促行装度草萍:早晨急忙收拾行装,越过草和浮萍。 夜来微雨喜新晴:夜晚下了一点小雨,高兴因为天气转晴。 望中总是云山色:望着远处总是看到云和山。 吟处时闻野鸟声:吟咏的地方时时听到鸟鸣。 【赏析】 “草萍道中”是说作者在道中行进,脚下踩着的是草和浮萍。“晨促行装”说明出发时间很早,急于赶路。“夜来微雨喜新晴”是说夜来下了一场小雨,天刚放晴
白石道中 白石当年曾有赋,清秋此日更停舆。 回头火伴闲相语,琴剑何时返故居。 注释:白石,即江边的石头。当年,指过去。赋,诗或文章。清秋,秋天。更,更加。停舆,停车。回首,回头看。火伴,同伴。相语,互相谈论。琴、剑,指文房四宝。归,返回。 赏析:诗人在秋天的白石道上停下车来,回头看着自己的同伴们,他们一边聊天一边谈着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诗人不禁问起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