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要求,然后仔细阅读诗歌,从理解内容到掌握表达技巧,再到把握思想情感,最后分析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等,全面考虑、审题立意。本题中,“余李二生来访文昌庵”一句是全诗的开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及人物,为后文作铺垫;第二句“江湖总别四三秋,偶向文昌话旧游”,交代了二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又写出了两人相见时的场景
午爨玉湾 曾经接受过白色丝帛的赠予,贲(biàn)于荒芜的山野。欲报琼瑶之恩,但一直未得空闲。贱迹何堪符吉梦,春色葱葱蔼门阑。 注释:中午时分焚烧玉器以祈求神灵保佑。曾:曾经。缟纻:指白色的丝绢,这里比喻洁白无瑕的品质。贲:赋予,施加。琼瑶:美玉。久未闲:很久没有空闲。贱迹:微贱的身份或地位。何堪:怎么承受得起,怎堪承受。吉梦:美好的梦境。葱葱:茂盛的样子。蔼:充满,弥漫。 赏析
诸生助移大门诗以劳焉 诸生:指学生们,这里指同窗好友。助:帮助,协助。移:移动,搬迁。大门:此处指学校的大门。 贻厥云仍百世谋,青山绿水兴悠悠。 贻厥:留给后代。云仍:如同云彩依旧。贻厥云仍,意为希望后人的志向如同云朵永远不变。百世:一百年的周期;比喻长远。谋:谋划,计划。 青山绿水:形容山水景色优美。悠悠:长久。 注释:希望后人像青山绿水一样,能够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译文
小陂东桥成诗以劳众力云 注释:小陂东边的桥已经建成,诗人为了感谢众人的努力而作诗。 译文:小陂东边的桥已经建成了,我要用这首诗来感谢大家的辛勤努力。 伐木年年结构劳,常怀良法在甄陶。 注释:每年都要伐木建造房屋,我始终怀念着好的建造方法。 译文:每年都要伐木建造房屋,我始终怀念着好的建造方法。 忽看胜迹留千载,十日辛勤赖尔曹。 注释:突然间看到了这些美好的遗迹,它们已经存在了千年
诗句:四顾荒山总阒然,忽开云雾睹青天。 译文:四周都是荒凉的山野,一片寂静,但突然间,云雾散去,我看到了那青翠的天边。 注释:这首诗是明代吴与弼所作的《晓枕偶成绝句奉赠吕中良父子指示罗原冈先陇》。其中,“四顾”意为四处眺望;“荒山”指荒凉的山野;“阒然”意为静寂无声;“忽”表示突然;“云雾”指天空中的云和雾;“青天”指晴朗的天空;“伊谁”指的是是谁;“施此”意为施展这种力量
《元日》 【注】:虚度流年七十三,强颜北望又朝参。 空怜蘧瑗知非晚,欲共何人话指南。 译文: 七十三的虚度流年,强颜欢笑北望又朝见君王。 遗憾未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想与谁一起讨论如何正确前行? 赏析: 《元日》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哲理感慨的诗篇。诗人通过回顾自己七十三岁高龄时的情景,抒发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身行为和决策的反思和批判。
【注释】 正愧道迷前圣统,何期朋误远方来。 小陂风雪当深夜,细劝虚堂守岁杯。 【赏析】 《除夜》,是除夕之夜的诗。这首诗写诗人除夕之夜与友共度的欢乐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远来的高兴之情。 “正愧道迷前圣统”,意思是说:我惭愧地认为自己对于古代圣贤之道理解得还不够深入。“何期朋误远方来”的意思是:没想到你却误入远方而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欢迎和感激之情。“小陂风雪当深夜,细劝虚堂守岁杯
注释 ①诸孙:指子孙。 ②忘疲:忘了疲倦。 ③拨:点燃。 ④更迟:睡得晚些。 ⑤淡淡:淡淡的,不浓重。 译文 每天亲昵地坐在黄卷旁诵读诗书到忘却疲倦,夜晚点燃寒炉子卧着读书更晚些。 平淡的生活随其自然而足够,孙子们一起唱起我的诗章。 赏析 这是一首劝学诗,作者以教子为题,表达了自己对子孙教育的重视。首联写自己日以继夜地读书,以致忘记了自己的疲倦;颔联写自己虽然读书读得晚了,但是仍然坚持读书
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1. 分沗丝萝辱爱多,可胜近况抱微疴。 - “分沗丝萝”意指分离、别离之意,可能暗含着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 - “辱爱多”表示受到很多恩惠或爱护。 - “可胜近况抱微疴”中“可胜”表示无可比拟,“微疴”则指的是轻微的疾病或身体不适。整句的意思是说,尽管受到很多的恩惠,但自己现在却因为疾病(微疴)而感到非常难过,无法接受这样的待遇。 2. 乐天知命尝闻教,晚节尤宜养太和
这是一首写自己隐居生活的诗。 “残书破砚贫中乐,虚阁明窗静里心。” 译文:我虽然穷困潦倒,但有残书破砚作伴,心情也感到十分愉快;在空阔的阁楼上,对着明亮的窗户,心境也是十分宁静的。 注释:“残书”指旧时所读之书;“破砚”是指破旧了的墨池或砚石。两句是说诗人虽身处贫穷的境地,但他仍能从中获得快乐。 “送客偶看溪上绿,还家时息竹边阴。" 译文:送走了客人,偶然看到溪水上那一片青草,便停下来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