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驺
邸中种竹十二首 自疏少小事,颇结岁寒姿。 为讯名花友,何言清者师? 注释:我疏远了那些琐碎的小事,却与竹子结下了岁寒三友的情谊。请告诉我名花的朋友,如何称呼这清新脱俗的君子为师?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自疏少小事”表明诗人远离世俗琐事,追求高洁的品质;“颇结岁寒姿”则描绘出竹子在严寒中依然挺拔、傲雪的姿态,象征着诗人的品格。诗人还通过向名花的朋友请教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扪萝度石桥 这句描述了诗人通过攀爬和穿越石桥,来到一个幽静之地。"扪萝"意味着用手触摸藤蔓,这里形容诗人的攀爬动作。"度"表示越过或经过。"石桥"指的是一座用石头建造的桥梁,可能是通往某个地方的通道。 2. 水碧前山绿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面前的景象:清澈的水流("水碧")反射着天空的颜色,而前方是郁郁葱葱的山峦("前山绿")。这里的"碧"和"绿"都是用来形容景色的颜色
``` 千百年之间,辋川图若见。 不到文杏亭,那识王维面。 注释: - 千百年之间:指漫长的历史长河。 - 辋川图若见:如果能够看到唐代诗人王维描绘辋川的画作《辋川图》。 - 到:达到;抵达。 - 文杏亭:古代文人墨客常游赏的胜地,以诗文为题材的亭榭众多。 - 那识:如何认识、识别;这里指通过了解和学习来认识王维。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辋川图的描绘
【注释】 天下尽中人,高者有巢许:天下都是平庸的人。高:指道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巢、许是传说中的隐士。 愿及洗耳时,得闻弃瓢语:我希望能够赶上隐居生活的时候,听一听那些被认为不拘小节、洒脱自然的言论。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隐逸诗人的情怀。“吸和轩”三字是作者自号。这组诗共四首,此为第一首,写隐士的清高,第二首写隐士的恬淡,第三首写隐士的超然,第四首写隐士的闲适。 诗以“天下尽中人
【注释】 1. 深林多凉风:深林,幽静的树林;凉风,清凉的风。 2. 泛泛飞新绿:泛泛,浮泛的样子;新绿,初生的嫩绿。 3. 空山:空空的山。 4. 古木:古老的树木。 5. 沧海波涛:形容大海波涛汹涌。 6. 飞新绿:指树叶开始长出绿色。 7. 分赋:分别作诗。 8. 依绿水:依偎在绿水中。 9. 野竹:山上的竹子。 10. 青霄:指天空,青云。 【赏析】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疏萍复浅水,微风浪不起: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面画面。在这句中,“疏萍”指的是稀疏漂浮在水面的浮萍,“复浅水”则形容湖水的深度并不深。而“微风浪不起”,意味着即使有轻微的风浪,也不足以引起波动。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平静、和谐的氛围。 2. 何处无天机,难为众解耳: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在这句中
【注释】 吸和轩:晋代王濛有《咏怀》诗云:“夜来卧北堂,清风吹我襟。”又《游西池》诗云:“微风振林桂,轻阴翳高柳。”此盖以轩名之。 皎皎者谁子:皎洁的明月是谁的孩子? 【赏析】 “夜卧吸和轩,风寒吹夜起”,诗人在寒冷的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于是披衣出门,来到窗前欣赏夜景。 “四顾天无人,皎皎者谁子”两句写诗人看到月光下的景色而有所感触。诗人在寒夜中徘徊,仰望天空,只见一轮明月挂在天幕上
【注释】 纵有:即使。东山妓:指妓女。不如:不比。傅粉面:搽胭脂,抹香粉。带醉:带着醉酒的样子。夕阳斜:日落时。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园中竹的七言绝句,全诗以竹喻人,托物寓意,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 首句“纵有东山妓”写竹子虽美,但与妓女相比差远了,意谓竹子虽然美丽清雅,但与妓女的美貌相比,还是不及妓女。东山妓:指妓女。 第二句“何如一树花”,写与妓相比,竹子又有何用呢
何吾驺的《文与叔山园十咏·其一·脩竹馆》是明代一首描绘修竹馆景色的诗歌。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 平生无艳情,不奈柳条轻(译文):我生平没有艳丽之情,却禁不住柳条轻拂的诱惑。 - 但看堤前絮(译文):只看那堤前的柳絮纷飞。 - 怀人百感生(译文):思念之人让我百感交集。 诗中通过描绘脩竹馆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注释:你的心就像春天的云,变化无常,捉摸不定。我的心境像秋天的云,清澈明亮,与皎洁的月光相对。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云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心境。君心似春云,变幻在倏忽,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无常、人心难测的感慨;我心似秋云,澄澄对皎洁,则描绘了诗人内心澄明、宁静的形象。整首诗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