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灯
刘明灯,湖南永定人。 随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同治四年(1865)年升至福建兴宁镇总兵,同治五年(1866)调台湾镇总兵。 与吴大廷分任镇道,开带勇渡台之先声。 二人皆为左宗棠所选派。 同治六年(1867)北巡淡兰古道,有感于先民披荆斩棘,拓土开疆,气慨雄伟,襟怀磅礡,乃题「金字碑」、「虎字碑」、「雄镇蛮烟」摩碣,就危岩险绝处,勒石记盛,永志瞻仰。 又南巡过车城,有防海柔远题辞。
清代刘明灯《题三貂岭》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第1句: 双旌遥向淡兰来 - 注释: "双旌"指两个旗杆,古代帝王或官员出行时,通常会有两只旌旗伴随,这里用“双旌”形容其气势。"淡兰花"可能是指淡雅而香的兰花,或者泛指淡雅的风景。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气势宏大、风景优美的画面,诗人通过“双旌”和“淡兰花”的比喻,展现了一种高贵、清雅的气质。 第2句: 此日登临眼界开 - 注释:
题三貂岭
双旌遥向淡兰来,此日登临眼界开。 大小鸡笼明积雪,高低雉堞挟奔雷。 穿云十里连稠陇,夹道千章荫古槐。 海上鲸鲵今息浪,勤修武备拔良才
碑」,原名刘明灯,清代诗人
刘明灯,湖南永定人。 随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同治四年(1865)年升至福建兴宁镇总兵,同治五年(1866)调台湾镇总兵。 与吴大廷分任镇道,开带勇渡台之先声。 二人皆为左宗棠所选派。 同治六年(1867)北巡淡兰古道,有感于先民披荆斩棘,拓土开疆,气慨雄伟,襟怀磅礡,乃题「金字碑」、「虎字碑」、「雄镇蛮烟」摩碣,就危岩险绝处,勒石记盛,永志瞻仰。 又南巡过车城,有防海柔远题辞。
刘明灯
刘明灯,湖南永定人。 随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同治四年(1865)年升至福建兴宁镇总兵,同治五年(1866)调台湾镇总兵。 与吴大廷分任镇道,开带勇渡台之先声。 二人皆为左宗棠所选派。 同治六年(1867)北巡淡兰古道,有感于先民披荆斩棘,拓土开疆,气慨雄伟,襟怀磅礡,乃题「金字碑」、「虎字碑」、「雄镇蛮烟」摩碣,就危岩险绝处,勒石记盛,永志瞻仰。 又南巡过车城,有防海柔远题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