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廿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代表作有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等。
望江南元夜即事
桥上月,终夕自凭栏。只怕粉云香阁闭,从教珠露碧衫寒。 人道看灯山。
望江南阎尚温招饮湖中
船栊处,恰是藕花洲。别处歌声刚得借,去时春色那堪留。花落水空流。 天渐晚,临去更回头。山翠远如眉黛晓,湖光疑似眼波秋。越女不胜愁
望江南本意五
江南望,渺渺似云中。五色秣陵芝作盖,三山北固海吞虹。 今古几英雄。
望江南本意一
江南忆,钟阜杳霏微。佛子献来金堵窣,功臣长侍玉罘罳。 缭绕五云飞。
望江南晚步
随意步,芒屦破苍苔。半壁雨收残日去,满江风送晚潮来。 此景亦悠哉。
望江南有感
无限事,断送在长安。只见前人前事好,后人谁道后人难。 青史不胜寒。
望江南病后戏作
闲嘱病,慎莫忌多才。夜雨松它温锦带,霜天负我软金杯。 怕汝又安排。
望江南书所见
春睡足,钗玉自欹斜。立傍镜台还胍胍,枕痕纤甲印桃花。 来试雨前茶。
望江南 · 即事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望江南思家
回首处,薄业太湖干。半艇春洲芦笋绿,一楼风雨杏花寒。 此景放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