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枢
【注释】 帘卷:指推开窗帘。 疏风:微风。 衔:落。 细说:详细诉说。 吟边事:吟咏中的琐事。 黄花:菊花。 共晚秋:与秋天相伴。 【赏析】 此为七言绝句(押平声韵) 首句“帘卷”是开门见山,点明时间是傍晚。第二句“夕阳衔雁欲西流”,写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以“夕阳衔雁”喻日暮乡关,又以“衔雁”喻自己思归的心情。“欲西流”三字,更是表现了作者的依依惜别的情怀。第三句“无人细说吟边事”
梦回: 梦中回到。 银漏迢迢箭缓传,梦回月在早梅边。 银漏:指古代计时器漏壶中滴水的声音,这里指深夜里传来的滴答声。 迢迢:遥远的样子。 箭缓传:指时间过得很慢。 月在早梅边:早晨梅花盛开的边上,月光洒下。 小池冻合寒芦折,应是鸳鸯夜不眠。 小池:小池塘或水塘。 冻合:冰封。 寒芦折:指寒风中芦苇被冻得弯曲。 应是鸳鸯夜不眠:鸳鸯是一对恩爱的鸟,它们在夜晚总是不离不弃。 赏析:
这首诗的格式是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柳外莺声错唤人,小楼吟苦不知春。 (注释: 莺鸟的叫声在柳树之外叫唤着人,诗人却感到十分愁苦,因为这里的“莺声”似乎在唤醒春天,而诗人却觉得春天已经过去了。) 2. 落花飞过秋千去,一片闲情客里身。 (注释: 落花在空中飞舞,飘过了秋千,仿佛是春天的离去。然而,尽管春天已逝,诗人依然保持着一种闲适的心情
注释: 1. 为欲看山,助眼明:为了想要看到山的美,帮助我看清。助眼明,使视力更加清晰。 2. 频占鹊喜报新晴:频繁地等待喜鹊带来晴天的喜讯。占鹊喜,等待喜鹊带来的好消息。 3. 春光已过三之一:春天的光芒已经过去三分之一。 4. 尘世难逢四者并:在尘世间很难遇到四种人。四者,四种人。 5. 诗酒深情殊未适:饮酒作诗的感情深沉独特,但并不适应。殊,独特,不同一般。 6. 肴蔬薄具亦频更
【注释】 桃源:传说中避秦的人所居的世外桃源。 成荒幻:已成空幻之境。 学避秦:学习逃避秦朝统治,比喻不慕荣华富贵,归隐山林。 旧踪:指前人的踪迹。 无处觅:再也找不到了。 满山花落不知春:满山的鲜花落尽,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对世外的桃源生活的向往和追寻。 首句“通真观”,通真观即道教的修炼场,也是诗人隐居之所。 第二句“桃源事已成荒幻”,诗人感叹世事如梦
了无闲事上眉纤,一炷清芗静昼帘。 造化自从回暖律,芬华顿觉转穷檐。 轻风度柳春情薄,细雨催花土脉黏。 所愧微官相束缚,何因共访酒家帘。 译文: 没有琐事烦恼地修饰容颜,一缕清香静谧地飘荡在昼日的窗帘之间。 大自然随着温暖的气候回暖,香气顿时变得浓郁起来。 轻风拂过柳树,带来一丝春意,然而这春天的气息却显得有些淡薄。 细雨悄然而至,催促着花朵绽放,而土壤中的水分也变得粘稠。 我深感自己身为微官
【解析】 此诗首句写景,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柳树迎风摇曳的动态美;后两句写情,诗人运用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把“故人情”比作“半属春风半属莺”,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是一首抒情小品。 【答案】 ①乱撒鹅黄——柳叶如鹅黄色般洒落(或:柳叶像鹅黄色的柳絮)拂晓晴,即清晨,拂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天涯——远在天边。 ③故人——老朋友,旧交。 ④游船空逐轻阴转——游船随着轻阴而飘转
雨吟 园林绿尽合清和,犹有馀寒在薄罗。 几缕情风春别柳,一庭苦雨夜鸣莎。 人于生处穷通定,事到难时感悟多。 水上浮沤频起灭,看来物理总由他。 注释: 1. 园林绿尽合清和:园林里的绿色植被已经全部凋零,一切都恢复了宁静和和谐。 2. 犹有馀寒在薄罗:尽管天气已经很暖和,但仍有一丝寒意残留在薄薄的罗衣上。 3. 几缕情风春别柳:微风中传来几缕轻柔的气息,仿佛春天即将离去,柳树即将告别。 4.
留滞 何期踪迹又迟留,行止于人自不由。 梦境固知空似蚁,生涯却笑拙如鸠。 碧涵一镜晴天阔,翠涌千峰宿雨收。 从此公馀须杖屦,未应草草度春休。 注释: 1. 何期踪迹又迟留:我原以为可以自由自在地到处游走,没想到最终还是被限制在一个地方。 2. 行止于人自不由:行走和停下都由别人决定,自己无法自主。 3. 梦境固知空似蚁:梦里的世界就像蚂蚁一样微小,虚幻而不真实。 4. 生涯却笑拙如鸠
【注释】 才:刚刚。兴:兴致,情趣。晴光野色:明媚的阳光和原野景色。柳方染:柳条刚染上春天的颜色。桃已熏:桃花已被熏染得半红半紫。林峦、港汊:山峦林木和河道。相携:相互搀扶。论年事:谈论年华老去的事情。几度:多少次。春风:春风拂面。鬓蓬:头发蓬乱。 【赏析】 《用雪坡春色韵》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此诗首句写诗人刚刚离开京城,就感到春意盎然,心情格外舒畅;次句描写京城郊外的景色:晴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