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人们在祭祀灶神时的情景。 【赏析】: 首句“纸马幢幡送灶神”,点出了祭祀的对象——灶神。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祭祀的场景:人们用纸马、幢幡等物品来送灶神,山上的野菜和山里的肉食被摆上供桌,厨房里长幼三代人交相罗拜,频频祝福灶神,希望他不要说出辣味食物的坏话。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生动地展现了古人对灶神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
迎年红紫斗春风,四季花开浥露丛。未字女儿休折采,王昌只在此墙东。 【译文】: 迎春时节,红紫斗艳的花朵与春风争艳,四季之中,花儿在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尚未出嫁的女儿们不要采摘,因为王昌就在这座墙的东侧。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大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注释:元宵节的花鼓、俳优们闹上元,管弦嘈杂让人心魂俱销。 灯如飞盖歌如沸,半面佳人恰倚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热闹非凡的场景。前两句“花鼓俳优闹上元,管弦嘈杂并销魂”描写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人们的欢乐心情。后两句“灯如飞盖歌如沸,半面佳人恰倚门”则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喜悦之情。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文化气息,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宰鸭书符压岁凶,松盆燎火暖芙蓉。 千茎爆竹通宵响,贾岛精神酒一钟。
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无鹊踏枝。 屠狗祭魁成底事,结缘煮豆始何时。
迎年红紫斗春风,四季花开浥露丛。 未字女儿休折采,王昌只在此墙东。
郑大枢是清代诗人。 台湾县人,生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在清朝的鼎盛时期步入文坛。郑大枢以诗名于世,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的诗作显示,他的创作生涯跨越了清朝多个年代,留下了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