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祖荫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它描述了扈从羽葆的仙官们,他们的衣服染上了鹅黄,五彩云霞朝日捧,十行诏书下万人欢的景象。 "扈从羽葆尽仙官"这句诗描述了扈从羽葆的仙官们。扈从,即跟随在皇帝身后的人;羽葆,指古代帝王出行时所骑乘的马匹上插有羽毛的仪仗。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有的扈从人员都是仙人。"尽"表示全部、全都。所以整句的意思是说,所有的扈从人员都是仙人。这一句中,没有关键词,但可以注释为
诗句原文: 桥山石马汗犹新,千里关山百战尘。 自是舂陵钟王气,从知辽水出真人。 两家群纪风犹古,几辈倕般技入神。 熟读《考工》知有法,漫将鞅掌说劳薪。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桥山石马:桥山是古代地名,石马指石刻的马匹,通常用于标志或守护之意。在此处可能是指一种重要的纪念物或象征物。 - 千里关山:形容路途遥远且艰险。 - 百战尘:指经历多次战争后留下的尘土,象征历史和经验。 - 舂陵
南苑绝句·射熊馆古昼阴森 霹雳弓鸣已殪禽 骑射共知家法在 网开三面圣人心 注释:射熊馆是古代用来驯养猛兽和训练士兵的地方,位于南苑。这里的环境阴暗而寂静,仿佛时间停滞。当一道霹雳般的弓声划破宁静,一只猛禽被击落。这象征着武力的使用和对规则的遵循。同时,这也体现了统治者的宽容与仁慈,他们愿意为了大局而牺牲一两个小动物。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军事训练场景的诗。诗人通过对射熊馆的描述
【注释】 南苑:唐时称京城长安为南内,南内禁苑称为南苑。绝句:四句一首的诗。撰拟词臣:起草奏章或文章的人。日进笺:每天给朝廷进献奏章。龙爪:指笔杆。蚕眠:指蚕茧。凤河:即凤溪,在今陕西宝鸡市。丹札:红帖。一洞天: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皇帝赐给大臣的一种信函(封皮)。 【赏析】 这首诗是写皇帝对大臣的赏赐。诗人以“龙爪细蚕”来比写“龙爪”,用“凤河”来比写“凤溪”,用“兰舟”来比写“舟子”。
诗句解析: 1. “秋声撼枕不成眠” - 这句表达了秋天的夜晚,声音巨大到足以使枕头震动,以至于无法入睡。这里的“秋声”指的就是秋天特有的声响,如落叶沙沙声、秋风扫过的声音等。 2. “忽听潇潇到耳边” - “潇潇”形容雨点打在树叶上的声音,此处用来形容雨声突然而清晰地传到耳边。 3. “已自无尘何待洗” - 这两句表明虽然外面的环境很嘈杂,但诗人已经没有心思去洗澡,即心无杂念,心境宁静。 4
南苑绝句 双双古柳几番栽,蚂蚁坟高土一堆。 只有元朝铁狮子,曾看延祐晾鹰台。 注释与译文: - 诗句解读:“双双古柳几番栽,蚂蚁坟高土一堆。”描绘了曾经种植过许多双古老柳树的南苑,以及这些树木后来被蚂蚁占据的景象。"蚂蚁坟高"形容蚂蚁筑巢的土壤比一般的土堆要高,可能暗示着这里曾经有重要的活动或建筑。 - 译文:曾经在南苑种植过双数对的古老柳树,如今它们被蚂蚁占据了,形成了高高的土堆。 - 赏析
南苑绝句 旧院仁虞说定诬,三千海户旧衣租。 似闻铁骑从天下,廿四离宫已尽芜。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旧院仁虞说定诬:指在旧院中关于仁虞的谣言被证实为虚假。 - 三千海户:形容人数众多,此处指的是海户数量庞大。 - 旧衣租:指因贫困而出售旧衣物以换取微薄收入。 - 似闻铁骑从天下:好像听到有铁甲骑兵从天边而来。 - 廿四离宫已尽芜:表示昔日华丽的离宫已经荒废、破败不堪。 赏析
红墙百廿里纵横,处处长桥流水平。 谁志河渠徵守敬,更谈潞水续贞明。 注释: 1. 红墙:红色的围墙。 2. 百廿里:一百零二里。 3. 处处长:这里指的是位于某处的长官或官员。 4. 桥流平:桥流水平,形容桥梁与河水相映成趣,水流平静。 5. 谁志河渠:是谁记载了河渠的修建。 6. 徵守敬:征召、任命守敬的人。 7. 更谈潞水:继续谈及潞水的事宜。 8. 续贞明:延续并弘扬贞明朝的光辉。
【注释】 㤅伯庭中新植海棠闰六月重作花赋柬:㤅伯庭院中新种的海棠,是闰六月重做的花赋。 一树垂垂瘦可怜:一棵棵海棠树枝垂挂下垂,显得非常娇弱可怜。 已随艳日争宫体:已经随着艳丽的阳光竞相斗艳,争夺着宫廷中的美名。 更借余霞补绮天:还借助晚霞的光辉补充了五彩缤纷的天空。 汉苑梦回深雨后,蜀屏露挹早秋先:汉苑梦中回到了深秋季节,蜀地屏风上露水被早晨的露水所沾湿。 何妨美酝倾千斛,共醉花前笑作颠
【注释】 南苑:唐代的禁苑,在长安城西。 御楼天上敞云房:指天宫的御楼,天上的云房。 畅好:尽兴。六飞:六军之车驾。驻跸:帝王临时停留。 童童:松树的苍翠。 秋光:秋天的景色。 赏析: 首句写南苑的景色。南苑是皇家的园林,位于长安城西部。“天上”二字,既形容南苑的宏伟,又暗示了它的神秘。“敞云房”,形容南苑如同天宫一样高旷而幽深。“松盖”,指松树林。“童童”,形容松树苍翠欲滴的样子。“倚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