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皋
康山 何人能活李空同,此地名高康武功。 烟草萋迷三月暮,琵琶偃蹇大江东。 宦官祸实深倾国,朋友交犹见古风。 乐府歌鬟争解唱,鸣珂著屐等闲中。 注释: - 康山:指康州(今属四川)。康州以康祖君为刺史,有“康山”之称。 - 李空同:李德裕,唐文宗时宰相,封越国公。他因得罪权臣牛僧孺、李宗闵等人被贬至崖州(今广东崖县),途中在康州停留。 - 烟草萋迷三月暮:萋迷形容草长得很茂盛的样子。三月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将大自然的美景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晨登采石”:清晨登上采石矶。 2. “风咽深松响落潮”:阵阵秋风穿过松林,仿佛是海潮的声音。 3. “翠螺峰上晚岚消”:夕阳下的山峦如翠绿的螺壳般美丽,但渐渐地被晚霞取代。 4. “乱花成路客闻磬”:道路上的花丛吸引了行路的旅客
奉陪鹾使公泛舟海口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海口奉陪盐政使的宴游情景。首句“拊鼓鸣钲万橹齐”,描绘了船只众多,鼓乐齐鸣,声势浩大的场景。接着,“小舟凫雁大鲸鲵”,诗人以“凫雁”比喻小船,以“鲸鲵”比喻大船,形象地描绘出了船只的大小和数量。最后一句“全楚鱼盐归簿领,一编磊落射珠犀”,则展现了盐政使治理地方,使得百姓生活富足的情景。 译文: 我奉陪盐政使大人在海口泛舟游玩。 万橹(战船)鼓声响起如击鼓
焦山谒汉处士祠 焦山是古代名山,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汉处士祠在山之南麓,为纪念汉代隐士所建。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来到焦山谒拜汉处士祠的情景。 三峰尽与一江争,只此中流静不惊。 这三座山峰与长江水势相争,但在这里只有江水在流淌,没有波澜,显得平静而宁静。这里的“中流”是指江水中的中央部分,也就是诗人站立的地方,他看到周围的山峰与江水相互竞争,但只有江水在这里静静地流淌,没有波澜。 天辟海门容大隐
北固秋望 风高海远雁啼声,天末楼台上晚晴。 山合金焦三割据,江分吴楚两纵横。 孤城立马寒云阔,绝浦收帆落日平。 欲作江南秋望赋,少年谁是庾兰成。 译文: 在北固山上眺望秋景,看到天空高远辽阔,海浪汹涌澎湃。山峦如金铁般的壮丽景象,三座山峰矗立在天地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地形格局。江面被分为南北两部分,一边是吴地的广阔土地,另一边是楚地的土地。夕阳西下,海面上波光粼粼,一片宁静。我不禁感叹
闻砧 时清休远戍,节暮复哀砧。 不断千家响,无端万里心。 候虫声共切,由郭气同阴。 千下有寒者,那知关塞深。 注释: 闻砧:听到远处传来的砧声。砧,捣衣用具。 时清:指春末夏初,天气清明之时。 休远戍:停止驻守边关。 节暮:指节日傍晚时分。 千家响:每家每户都响起了鼓乐之声。 无端:无缘无故。 候虫:秋末冬初,蟋蟀等昆虫鸣叫。 切:声音刺耳。 由郭:城郭。 寒者:寒冷的人。 赏析:
淮海维扬,贡金三品; 文武吉甫,为宪万邦。
我吟天风海涛曲,焦岩飒飒振林木。 汉隐先生拍我肩,邀向岩间结茅屋。 茅屋直下临奔湍,阴林积雪森夏寒。 清飙回动白羽扇,明月走送黄金盘。 黄金之盘白玉壶,长江泻酒那用酤。 狂来手击冯夷鼓,兴酣口吐骊龙珠。 山颠酒仙吸江海,酒仙仙去空亭在。 亭中一笑君应闻,海上三山好相待。 明月倒行云却飞,山巅酒醒霜盈衣。 苍藤古木半江黑,侧足崩崖愁独归。 归来已听晨钟发,惊鱼跳波动栖鹘。 欲卧携床对海门
君从新安来,我向广陵去。归船及南风,五月一相遇。 五月南风扬子津,茫茫复作渡江人。与君笑语苦未了,江干却立话情亲。 江东诸谢才华盛,阿大中郎共标映。中间小谢思更清,十岁成诗康乐并。 弱冠好文复好游,吴山越水远行舟。盘涡七十二滩险,富春山多逢处留。 钱江八月波涛壮,回棹蜻蛉向湖上。秋菊寒泉荐水仙,栖鸦流水闻菱唱。 南浮震泽下姑苏,行行却抵丹阳湖。润州客居无可乐,北固山前闲钓鱼。 举手鲈鱼四十九
空中绿云忽破碎,散作千山万山翠。君楼在市不在山,却共诸山翠相对。 东南山势排长虹,西山一片撑鸿蒙。北山突峙倚天堑,石帆直指沧海东。 谁裁半幅吴江水,更挂高高碧窗里。楼上仙人终日闲,坐揽江山列床几。 有时放吟还疾书,山雨江涛奔腕底。我来偶值天晦时,槐风飒飒当轩吹。 孤城烟井出隐隐,平畴禾黍空离离。须臾雾净四山出,恍开青眼留诗客。 天外雨峰横白波,树里一江流落日,日暮倚楼歌醉歇,主人再劝金叵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