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性夫
诗句原文: 闲花淡心事,不作春风妍。 野竹三五枝,引凉吹昼眠。 注释解释: - 闲花:指不引人注目、宁静的花朵。 - 淡心事:心情平淡,没有太多的欲望和忧虑。 - 不作春风妍:不愿像春天的花儿那样娇艳欲滴,追求表面的繁华。 - 野竹:自然生长的竹子。 - 三五枝:数量不多,但足以让人感受到竹子的存在。 - 引凉吹昼眠:在凉爽的微风中睡着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text 题素庵壁间六首 其四 松影乱书檐,鸟声隔山屋。 有客抱琴来,为弹芝田曲。 注释:在素净的庵壁上,松树的影子在屋檐上斑驳交错,鸟儿在远处的山上鸣叫。突然,一位客人怀抱着琴来到了庵里,为我弹奏了一曲《芝田》的曲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幽静之地。诗中的松树和鸟儿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古歙道中”,然后浏览全诗,逐句分析,从诗歌的意象、表达的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叠翠峰前听踏歌,十年脚债又经过”:叠翠峰在歙县(今安徽歙县)境内,这里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山峦重叠,郁郁葱葱的山峰上,有一片片的树林和竹林,林中有小溪流淌,溪边有村庄,人们在这里过着平静的生活
寒灯作花 寒冬的灯下,映出如花的光影。 寒釭(guāng 光亮)融化了白色的油脂,冻焰(冻结的火焰)凝结成红色的豆子。 草有问字人,明朝能载酒。 在青草中,有一个求问知识的人在,明天他将载着美酒而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通过对比寒冬与春暖花开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
注释:白色的崖壁覆盖着白石,用火炉烹煮出来的黄金般的茶芽。 译文:白色崖壁覆盖白石,用火炉烹饪出的茶芽像黄金般灿烂。 赏析: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霜崖白石、黄金芽的生动画面,让人仿佛能够闻到那沁人心脾的香气,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生疏不入梦”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茶的喜爱之情,他宁愿饱饭煎江茶,也不愿在梦中品尝这珍贵的茶味
【注释】 清:一作“秋”。槁:枯。万舞:指落叶纷飞,犹如千军万马在战场上舞动。干雨:指秋雨。潇潇:形容风声和雨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落叶的诗。首四句描写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五、六两句写诗人一夜难眠,听到北窗下秋雨潇潇。全诗用笔细腻,意境深远
注释: 团团青枫树阴下,绰约万千瓦屋间。 山下有位避俗人,扫石叠足成山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首句“团团青枫阴,绰绰万间屋。”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村庄周围青枫树的浓荫和众多房屋的轮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第二句“下有避俗翁,扫石叠两足。”“避俗”二字既指隐居不仕,也暗示了远离尘嚣、清静自守的意境。第三句“扫石叠两足
注释: 红楼艳歌舞:红楼,即大观园,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居住的地方。艳歌,指美丽的歌曲。舞,指舞蹈。 乐极还生哀:欢乐到了极点就会转变为悲伤。 攲枕看儿戏:欹(yī)枕,侧着枕头。儿童在玩弄玩具,游戏玩耍。 好怀终日开:整天心情舒畅愉快。 赏析: 《题四止庵 其四》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此诗通过描绘一幅“红楼艳歌舞”的图画,表达了他对繁华世界的厌倦之情。他看到人们在快乐时忘却忧伤,沉迷于享乐
注释:听到大雁的叫声。江天一色,雁阵成行,飞过长江天空,形成美丽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大雁南飞,象征着人们思念故乡的情感。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大雁南飞景象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大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闻雁”二字,既是实写,又寓含着诗人的内心感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注释:风粗或卷茅,雨饱颇生草。风大时会吹动茅草,雨后草木生长得旺盛。泓然老砚池,照我发缟缟。老砚池中的水清澈如泓,反射出我的白发白得像缟带一般。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老砚池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首句写风大时会吹动茅草,雨后草木生长得旺盛的景象,暗示自己虽然年纪大但仍然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次句写老砚池中的水清澈如泓,反射出自己的白发白得像缟带一般,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