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性夫
【注释】 懒溪:即懒娘子溪。 晴稳:晴日的风势正稳,形容风和日丽。 桥影:桥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十里:指远处的十里荒陂。 一双鸂鶒(yīn)啑:鸂鶒是水鸟,这里用“鸂鶒”二字,形象地写出了水面上飞溅的水花。 【赏析】 这首七绝以写景为主。全诗从春光明媚、景色优美的角度入手,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日风光图,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首句写春风和煦,晴空万里,麦浪翻滚,风斜斜吹来,使河水荡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理解诗句的内容,并回答出诗句的大意。 第一句中的“髼松雪满颠”是说头上白发如同积雪一般;“笔床茶灶度年年”是说用笔砚、茶炉为伴度过一年年的时间。第二句中的“穷愁博得长清健”意思是:在穷困忧愁中却获得了身心的健康。第三句中的“折梅供老天”意思是:折断梅花供奉给上天。第四句中“长清健”是身体健康的意思。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老人,尽管生活贫困潦倒
注释: 自有诸位公卿做帝师,老友相聚在一起谈诗论道。可能密密同床共枕话家常,却比不上《诗经》里的第一首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钓台与友人相聚时的即兴之作。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他认为,尽管自己已经成为了诸公作帝师,但是老友之间的相知相重却无法用言语表达。他们可以密密同床共枕地谈论诗文,但是却比不上《诗经》里的第一首诗歌。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注释】 ①世言梅见外于离骚:世间的人认为梅花比屈原的《离骚》逊色。 ②子美:杜甫的字,这里泛指唐代诗人。 ③为解嘲者:为谁而作解嘲诗的人。 ④二绝句之一:此诗为作者自题其两首七绝诗中的第二首。 译文: 形态浓丽神情远去骨骼匀称睡起后精神焕发太真妃子。 不必明确地加以品评诗翁已经自传神韵。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的两首七绝诗的赞美。 “态浓意远骨肌匀”写第一首。诗人首先赞美了梅花的形貌
【注释】: - 餐英人去已千年,留与先生泛酒船。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菊花已经经历了千年的岁月,仍然保留了下来,它被留给了诗人,让他在泛着酒香的船上欣赏。 - 昔日避谗今避世,黄花独识两翁贤。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前人们为了避免诽谤和攻击而隐居山林,现在则是因为厌恶世俗而选择隐退,而只有菊花能够识别出这两位贤者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的坚韧品质和诗人对于贤者的敬仰之情
《题素庵壁间六首 其六》是宋代艾性夫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下面是诗句和译文的一一对应输出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 诗句: 红尘野马急,老意饥蚕懒。 借取黄庭经,时时谩遮眼。 - 译文: 红尘中的生活像野马一样迅速,而我已经厌倦了这种忙碌。 我借阅黄庭经,希望能时常闭上双眼,忘却尘世的烦恼。 -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追求内心宁静的诗歌。诗中的“红尘”指的是世俗生活
【解析】 1.题素庵壁间六首:题目中的“素庵”指的是作者的住所,“题素庵壁间六首”是这首诗的题目。 2. 两椅熨秋竹:用“熨”字形象地描绘出竹子的挺拔和高洁,表现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 3. 一帘卷霜藤:描写了一幅清幽雅致的月夜图,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4. 山风长夜寒,兀兀挑青灯:描写了一幅孤寂冷寂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孤独感; 5.兀兀:形容人呆呆的、痴痴的样子
离别词 其二 渡江桃叶郎莫歌,巴西竹枝愁更多。 黄尘百丈水花黑,把酒劝郎无渡河。 注释:渡江的桃花叶姑娘请不要唱歌了,因为巴西的竹枝舞会让人更添忧愁。黄沙漫天,河水被染成黑色,我举起酒杯劝你不要去渡河。(这里的“郎”指的是送别的男子,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不舍和牵挂)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别离词》中的第二首。诗中以渡江的桃花叶姑娘为引子,引出了一段离愁别绪。通过描绘黄尘
【注释】 不容天上妖蟆食,却许山中狡兔眠:月岩容不下天上的妖蟆,却允许山中的狡兔居住。 两日见岩成二绝:过了两天,岩洞变成了两个绝妙的景象。 丫头不老月长圆:月岩中的小溪水清澈透明,好像一位小姑娘在梳洗打扮。月亮也随着溪水流动而不断改变位置,好像一个永远保持青春美貌的少女。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月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注】 锦帆翠楫:指船。系缆犹存:指船停泊时,系缆的地方还在。石岿然:山崖上石头高耸的样子。刻佛:雕刻佛像。灵山:佛教圣地,在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县。西风:秋风。鲍鱼船:指船上装满鲍鱼的船。 【赏析】 此诗描绘诗人乘船经过浙江宁波奉化县灵山时所见的景色。开头两句,写舟行吴江,见两岸风景秀丽。后两句,则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向往之情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