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 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 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 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 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韵 其一 江梅
贞姿抱冰雪,粲粲楚江滨。 照水淡寒影,寄人生远春。
送环洲先罗宪卿
马耳萧萧雪拥裘,乱山南下是处州。 自从天地生吟骨,何处江山无脚头。 空有梦随东野去,可无言送子长游。 白云在望频回首,珍重归期记麦秋
书东坡诗案
风刺成章昔有之,奸人捃拾欲何为。 先生定以名招祸,自古何曾狱勘诗。 下石几令无地死,诬金独幸有天知。 明朝谪向黄州去,又是东坡觅句时
医僧洪淡寮见示金刚经解集验方村寺清规皆自著也诗以归之
不作人间肉食僧,霜髭茁茁骨棱棱。 释经妙在一转语,疗病良于三折肱。 处寺有规能缚律,即心是佛不传灯。 胸中历历前朝事,说到西头气拂膺
楼中故书连被兵尽亡去
楼无长物只遗编,直当山翁负郭田。 累世相传俱扫地,斯文忽丧岂非天。 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瓿边。 我固道穷书更厄,西风危涕倍潸然
萧寺秋夜
藤护颓垣石靠门,竹垆香穗篆馀熏。 醉来终夜不知雨,梦觉四山都是云。 半局棋枯僧入定,一声松响鹤离群。 缺权癞可风流尽,招隐归来有此君
秋丁卧堰合楼
忆得年时此倚阑,日边指点说吴山。 舟移半夜成虚梦,人负斯楼亦厚颜。 槐古不知花几度,城颓空护屋三间。 追思往事浑无寐,寂历虚檐月半弯
题陈朝玉爱竹轩
阴森窗外万琅玕,尽日吟翁此倚阑。 曾借春风闲管勾,喜从劫火报平安。 四时青眼相看易,三世同盟耐久难。 千古溪林遗事在,不妨标致共高寒
上蓝寺吸江楼
拔地连云百尺楼,长风断雁十分秋。 绝无山碍天空阔,独与江邻水拍浮。 潭底老龙眠屋影,雨馀雌霓跨帘钩。 愁来莫倚阑干北,一缕烽烟是汴州
悯蟹
落阱都缘奔火明,林然多足不支倾。 是谁贻怒到公等,怜汝无肠受鼎烹。 支解肯供浮白醉,壳空竟弃外黄城。 江湖好是横行处,草浅泥污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