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顺
【注释】 别琴窗:别离了琴窗。琴,指古琴,这里代指南方;南唐中主李璟曾作《忆旧游》词,其中有“一弦一柱思华年”句。 薄宦归来雪满头:薄宦,微官;归,回家;薄宦,指微官。又,“归”字下着一“雪”字。 欲将簪组换渔舟:簪组,是古代官员的冠饰和礼服,此处借指做官的衣冠;渔舟,即渔船。 怀人不奈萧条意:怀人,思念友人;萧条,寂寞、冷落。 昨夜梧桐又报秋:梧桐,落叶乔木,古人常用其来比喻朋友或知己。又
【解析】 ①增城:今属广东。郑叔清:字子美,号顾道,增城人。司训:官名,主管学宫事务者。②“时彦”指吴时彦。③“贡士”是科举考试中取得的举人资格。④“即告归途”指辞别友人回乡。⑤“思之不置”形容因追忆而忘怀。 【答案】 诗句释义:在溪边与我告别,太阳还高照,突然狂风呼啸起来。云水茫茫,天高地远,夜深何处可避惊涛骇浪? 译文:在溪边与我告别,太阳还高照,突然狂风呼啸起来。云水茫茫,天高地远
月梅为石滩陈志子铭题二首 第一首: 水横疏影月传神,诗到林逋最逼真。 注释:水波横斜映出月亮的影子,仿佛在向人们展示诗人的才华(传神)。这首诗的意境与林逋的作品最为相似。 赏析:这句诗以水和月为画面,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第二首: 还忆罗浮风雪夜,翠禽啼破梦中春。 注释:还记得在罗浮山风雪交加的晚上,一只翠鸟的啼叫声打破了我梦中的春天。
注释:潇洒的风姿如同玉石雪白的身躯,一树寒月倒映在山池之中。调羹的信息传来,看取青青结子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月梅傲雪凌霜、清高俊逸的形象。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赋予月梅生动的神态和气质,形象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傲视群芳的品格。诗中“潇洒风情玉雪姿”是写其外形,“一梢寒月浸山池”则是写其神韵。最后两句写其花果之丰,意在赞美月梅的坚强生命力。全诗以月为线索,从外形到精神,再到生命力,层层深入
【注释】 ①答吴献臣大尹:诗人对吴献臣的酬答诗。 ②云霄:比喻高远的境界,这里指仕途。 ③江海:泛指南北方。 ④真宰:即真宰官,这里是指真君,神仙。 ⑤孤臣:指自己。 【赏析】 此为酬答吴献臣之辞。首句以“忠勤”二字点题,表达了自己忠诚耿直的志向。第二句“江海空怜”四字,表达了对吴献臣的同情和惋惜,认为他虽然忠诚,却得不到应有的赏识。第三句“便欲乘风”四字
注释:小时候就喜欢看他那豪情壮志的样子,读书时偏喜欢在盛年时期遇到。 万里云霄并非容易到达,只愿风力强劲助我飞翔
【解析】 此诗首联写溪口的景致:山环水绕,村舍独立,四周烟云缭绕。颔联写溪口的意境:溪水环绕着孤村,群山作邻;烟雾迷漫,不见人影,只有石头干净无尘。颈联写溪口的传说:渔人桃源不至,谁识秦时避世之人?尾联写溪口的现实:溪水环绕着孤村,群山作邻;烟雾迷漫,不见人影,只有石头干净无尘。渔人桃源不至,谁识秦时避世之人?诗人借溪口之景抒发对隐居避世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隐居避世的向往之情。 【答案】
答吴献臣大尹 王事贤劳不暇居,风流才调更谁如。 公馀赖有斯文念,分得阳春到草庐。 注释解释: 1. 王事贤劳不暇居:忙于国事,无暇安居。 2. 风流才调更谁如:谁的才能和风度能超过?。 3. 公馀赖有斯文念:在闲暇之余,还能想到这些。 4. 分得阳春到草庐: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地照耀着简陋的草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吴献臣大尹的敬仰之情。首句“王事贤劳不暇居”
注释: 学与孔颜为后进,官疑卓鲁是前身。 学和孔子、颜回一样,都是后世的楷模。做官时像张衡一样廉洁,就像汉光武帝刘秀的宰相卓茂一样。 共知今日循良宰,定作他年社稷臣。 大家知道我现在是一个好官,将来一定能做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吴献臣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吴献臣的高度评价。诗人首先以孔子和颜回为例,强调了其作为官员的品质。其次,诗人又以张衡和卓茂为例,进一步强调了其作为官员的能力
注释:在礼部任职已有三年,仍然住在老宅。我年岁已高,鬓发稀疏。 我的聪明才智不再像以前那样了,我在牙签架上摆满书卷,却一事无成。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自身仕途失意的抒发。首联交代自己守故庐的原因,“读礼三年”,意味着自己在礼部任职时间不短;“形容衰槁”,说明自己年纪大了,头发稀疏了。颔联写自己与从前相比,已经大不如前,“聪明不及前时远”,意味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已经大不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