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铚
剡溪万壑千岩景,人境谁能识心境。 君画山阴雪后船,始悟前人发清兴。 眼中百里旧山川,荒林雪月萦寒烟。 应缘兴尽故无尽,宾主不见宁非禅。 当年戏留一转语,不意丹青能再睹。 更画人琴已两忘,妙尽子猷真赏处
我游东阳城,隐侯昔所制。 山川无古今,城邑有存废。 梦寐涵碧亭,草间得遗记。 飞流落天明,喷洒寒玉碎。 停车风雪中,岂特生秋意。 李杜到韩刘,峥嵘相品次。 景因真赏见,遗句细吟味。 假盖上前峰,提携有儿稚。 明朝春开晴,步到中兴寺。 山僧引客游,佳处相指示。 群峰四抱圆,浮烟生暖翠。 唐年故刺史,宅作布金地。 报以遗姓存,犹感邑中厉。 宝月生旁邑,应真传绝艺。 峨峨画三佛,张吴意能俪。
松巅负残雪,高映寒食辉。 冲风忽飘堕,势若从天飞。 庭虚四散入,凌乱侵人衣。 衣重不忍拂,恐与清景违。 援琴弄太古,声淡节亦稀。 众笑己独赏,恍然迷是非。 乃知绝弦意,千载同依依
天边皎月凝清光,圆缺不如人意长。 夜来常娥和月落,清晓镜里看新妆。 此情同生复同死,君似栏杆要堪倚。 楼高风送管弦声,肠断五陵年少子
山如出茧眉,溪似萦风带。 雅意乐溪山,安用携粉黛。 烟云无定姿,姝丽有真态。 谢公经世心,遇物何显晦。 钟鼎与山林,生处初一槩。 均令四海间,如我常安泰。 临难无喜惧,与人共忧爱。 百年但影殂,千载犹心在。 风流不可追,超然八荒外
一性本为明,返为群物迷。 境净皆径山,心清即苕溪。 启扉迥临湖,湖宽觉天低。 花木春艳艳,松竹凉凄凄。 凭栏快神襟,永与尘事暌。 归船动菰蒲,兴断残霞西。 浮烟暝自起,待得众羽栖。 贮空诸佛心,妙理何端倪。 乘流与遇坎,万理皆筌蹄。 聊陈渊明意,斧藻粲幽题。 岂有明月珠,祇照浊水泥。 期我老中林,灭迹为圃畦。 况复大开士,赋咏自攀跻。 禅深有根源,句圆无角圭。 乃知文字工,自与造化齐
危岫戴宝塔,亭亭起虚空。 金铎韵广乐,日夜锵天风。 气真逼云汉,兴逸追鸾鸿。 嘉有三禅子,超旷栖禅宫。 相追不惮远,幽致惟我同。 兴尽归一默,人逐归云东。 平轩架绝壑,上与绝顶通。 沧溟忽破碎,百川竞朝宗。 斜阳无远近,山乱高低红。 四表倏明晦,变化安可穷。 夜深风雨来,阴气夸骄雄。 响剧百谷咽,静若一气融。 明发石路干,清韵生寒松
铜雀不得锁二乔,春江亦梦携西子。 此楼缥缈相风流,此恨缠绵在云水。 洞庭叶下愁湘君,不独阳台云雨神。 精神感通若相遇,梦境幻境皆成真。 黄州刺史清如镜,水光山色心同莹。 牧之出守到元之,谁解把诗闻万乘。 图成携得千里行,孤帆趁落斜阳城。 江头莫指挽邓处,离合古今同一情
霜晴九月交,送子越东门。 同舟此水上,再对波清浑。 聚散三十载,惟此一意存。 邦国有大庆,去承旷荡恩。 我老百不堪,视子犹弟昆。 新寒黄菊枝,落照黄叶村。 惨怆欲别语,零落未归魂。 临分吐情实,衰境意弥敦
昔游临浦春正浓,小江萦委如无穷。 花浮千林锦绣幄,舟扬万顷玻瓈风。 西施故乡擅佳丽,会稽秀气藏华秾。 是时山晴见真色,落日西南千万峰。 今情不尽古情在,恨叠晚妆眉晕重。 恨应但知倾国貌,无人能说亡吴功。 倘非绝态动君意,姑苏台上犹歌钟。 成功未甘归范蠡,素衣故国宁相从。 文公之孙重端世,衮衣门户推八龙。 官闲援毫来吊古,溪山顿为开愁容。 谪仙亦赋浣纱石,至今翠绢不停织。 浴池邀伴下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