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霈
万山妆澹到中秋,归路年年快卧游。 水泻平桥移足底,树狂落叶打人头。 久疏似友新醅饮,乍晤犹亲旧句留。 此去大江看月满,转愁风雨急扁舟。 注释: 1. 万山妆澹到中秋:形容万山的景色在中秋时节变得宁静而淡雅。 2. 归路年年快卧游:每年回家的路都是那么快,仿佛是在悠闲地游玩。 3. 水泻平桥移足底:水像泻一样从平坦的桥梁流过,让脚底感觉凉爽。 4. 树狂落叶打人头:树上的树叶疯狂落下
留别李春皋阁学 鲰生何幸接光仪,两载追随遇亦奇。 华衮褒成先子赞,师门介我校官诗。 一庭花树春秋好,满郭云山来往宜。 此日阶前辞别去,敢云问道已嫌迟。 指自己的谦称。何幸:多么幸运。接光仪:承蒙恩泽。两载:两年。追随:跟随。遇:遇到。先子赞:先父的赞词。师门:老师所居之处。介:辅佐。校(jiào)官:学生对老师的尊称。花树:指春天的花木。春秋:四季。好:美好。云山:指山上的云雾。往来:来来往往
王鉴叔收藏着名纸,打算换诗来表达他的才华。 他的作品美如锦缎,江西有名,为换取诗歌作品而得到了品评。 他已经误用了爱憎之情来招引野鸭,更难以效仿鼓吹声来模仿黄鹂。 洛阳的纸因赞美其价值而闻名,题写在扇子上的诗如同彩虹般美丽。 聊作鲁公求米帖,鸡林声价漫相提。 注释:浣花笺是四川成都产的一种名贵纸张,它洁白如雪。 霏雪:形容雪花飞溅的样子。 赏析:诗人用浣花笺来写诗,说明他的作品质量很高
暮宿诸暨牌头,题壁用鉴叔诗韵 忽惊怪石压山头,独立苍茫不计秋。 突兀旅怀浑作对,崎岖客路惯忘愁。 投鞭此地闲迎送,续句前游听去留。 俯视纷纭车马者,不殊尘世一蜉蝣。 注释: (1)诸暨: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 牌头:地名,位于诸暨县城南。 (2)忽:忽然,突然。 (3)怪石:奇特的岩石。 (4)压:阻挡,占据。 (5)山头:山顶。 (6)独立:独自站立,形容孤傲、高洁。 (7)苍茫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上巳送师竹归苕溪用前韵 - 上巳: 古时农历三月初三为“上巳节”,是古代的节日,文人墨客常在此日聚会。 - 师竹: 此处可能指送别的人,也可能是对送别的对象的称呼,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纯洁。 - 苕溪: 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自然景观的名称,位于浙江。 译文 上巳节送别友人回归苕溪,我用之前的诗韵作此诗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注释与赏析 1. 上巳节送别友人回归苕溪
香亭招饮竹屋 道人不见写秋荷,剩有溪流环素波。 三到禅关容醉客,一番清梦笑春婆。 桃栽小榭红妆瘦,竹压平檐绿荫多。 绝妙暮山登啸处,馀音缭绕答樵歌。 注释: 道人不见写秋荷,剩有溪流环素波:道人(道士)不在身边,无法看到秋荷,但还能想象得到秋天荷花池中的荷叶和流水。 三到禅关容醉客,一番清梦笑春婆:三次经过寺庙的门口,就仿佛能醉倒在酒中。一次清梦指的是春天的梦境
【注释】 东郊:指郊外。卢宅:卢氏的住宅。 喧:喧闹。同人:同伴。缓步入前村:慢慢走向前面村落里。长阪:长长的坡路。短垣:矮墙。 好鸟声声春水畔:好鸟在春天水面边啼叫。远山痕:远处山峰的轮廓。 被径:落花铺满小路。何妨:不妨,有何妨碍。不叩门:不去敲门。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卢宅附近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画卷。诗人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将眼前的美景描绘的栩栩如生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不道新春同我回,千门爆竹听如雷 - “不道”表示出乎意料的惊喜或巧合。 - “新春”指的是农历新年。 - “同我回”可能意味着作者意外地被邀请或陪伴回家过年。 - “千门”指许多门户,泛指家家户户。 - “爆竹”是春节时燃放的传统喜庆物品,声音很大。 - “听如雷”形容爆竹声震耳欲聋,如同雷声。 2. 摇摇旅思眠难稳 - “摇摇”描绘了作者旅途中的不安和动荡心情。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名作之一。下面逐句进行注释: 1. 雨抵东城 - 雨点降落在京城(东城)附近。 2. 茅檐深处宿征车,侵晓催行画不如 - 在简陋的茅屋中休息,等待晨曦到来。清晨催促着行程,但画工所描绘的画面却比不上实际的景象。 3. 云气才封三里郭,雨丝已湿半肩书 - 刚刚被细雨覆盖了三里的城墙,雨水已经打湿了肩膀,就像湿透了半本书一样。 4. 花飞野寺沟流出,舟坐春江天上居 -
四游白云洞次前明张忠敏重游白云洞韵春游结伴计经年,探胜寻幽思渺然。 译文:春天和朋友们结伴出游,已经过了一年,我们探胜寻幽,思绪飘渺。 酒味不嫌茶味澹,道心争似石心坚。 译文:酒的味道不嫌弃茶的清淡,追求道的心竞相比作石头的心更坚定。 一堂风雨泉声护,万古台池花气妍。 译文:一场风雨中,泉水的声音保护着这方土地,万古不变的台池上花朵的香气更加美丽。 自愧数来无可献,白云袖得有前缘。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