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敏
【注释】 敬亭:在今安徽省宣城市。松崖:即松崖道人。披卷:展开卷轴,指作画。庐山面目:指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东坡笠屐:苏轼的笠和鞋。东坡,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赠给弟弟的一首七绝。前两句为第一层,写敬亭弟所画之图与苏轼笔下之景不同。后两句为第二层。 首句说:我想象你画的敬亭,山色迥然不同;画时定要费踌躇:因为山势高耸,笔法不易落纸
注释:郊园中落日时分,我怅恨着西风。荒草芊绵曲径通,通向何处?一瓣禅房何处所,上方清磬一灯红。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宏善寺题写壁间诗作时即兴所作。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韵律和谐,意境深远。首句“郊园落日怅西风”描绘了一幅落日余晖下的秋日郊园景象,西风拂过,使人感到一种惆怅之情。第二句“荒草芊绵曲径通”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一景象,荒芜的草丛和曲曲折折的小道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注释: 这首诗是张可山的题画诗《梅溪小艇》。 尺幅绿千寻,苍茫烟欲吐。 尺幅:形容船小;千寻:形容水远。 苍茫:指茫茫一片,无边无际;烟欲吐:烟气弥漫,好像要从水中冒出来似的。 秋夜对寒窗,疑堕潇潇雨。 秋夜:秋天的夜晚;寒窗:寒冷的窗户;潇潇:风雨的声音;疑:怀疑。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在夜晚乘船在梅溪上游览的情景,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幽深、宁静的画面。首句“尺幅绿千寻”
射雕试验遍郊原,马足踏翻尘世烦。 怀古曾传塞上歌,边关烽火照寒沙。 更向林泉深逸趣,一人一卷对烟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敬亭弟松崖披卷图的题咏之作。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射雕试马的场景,表现了边疆将领英勇善战、豪放不羁的精神风貌和对国家忠诚的高尚品质。然后,诗人又描绘了边疆塞上的美景,以及边疆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民风。最后,诗人又回到了自己身边,与好友共度闲适时光,欣赏美丽的风景
层岩苍翠古松边,倚石临流倍适然。随处家山堪傲隐,他年不屑买山钱。 注释:层叠的山岩覆盖着苍翠的松树,背靠着岩石,面对流水,更加舒适自在。任何地方的家乡景色都值得我自豪和骄傲,将来我也不会花大价钱去购买山景,因为我会找到更好的地方。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作者在敬亭弟所画的图上看到的美景。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将画面中的景物和自己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和自豪之情。同时
注释与赏析: 张可山(生卒年不详),字君房,号梅溪,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宋末元初文学家、诗人。此诗是作者题画之作,写景状物,生动传神。 诗句翻译: 1. 深山落微雨,一夜响空涧。 2. 晚起开僧窗,蒙蒙烟未散。 译文: 1. 在深深的山谷中,下起了细雨,整个山谷都被笼罩着。 2. 傍晚的时候,我打开了僧人的窗户,但烟雾仍然很浓,无法消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山中的宁静景象
《题携琴过桥图》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文人情怀相结合的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云压断崖低,水流薄板上”: - 这句诗以直观的画面展现了一幅高山流水的自然景象。"云压"形容云层厚重且似乎在压迫着山峰,给人一种压迫感;"断崖低"则形象地描绘出山崖陡峭如刀切般直插云端,给人以雄伟之感。而"水流薄板上"则暗示着清澈见底的水面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石板,水流在上面轻轻滑过,显得既平静又细腻。
流水六桥烟,曲巷罗浮路。 夹岸泊渔舟,错认武陵去。 注释: 流水在六座桥梁之间流淌,烟雾弥漫。 曲折的小巷仿佛是罗浮路上的风景。 河岸上停着一只渔船,人们竟然把它误以为是通往桃花源的道路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古朴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对六座桥梁和罗浮路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同时,诗中的“夹岸泊渔舟”又透露出一种生活气息
注释: - 溪水淡空山:溪水清澈,空山如洗。 - 古木闻樵唱:古老的树木间传来了砍柴人的歌声。 - 山深不计年:山林深处,时间似乎已经忘却。 - 岭梅寒欲放:岭上的梅花寒冷而即将绽放。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季节更迭的诗。首句以“溪水淡空山”开篇,描绘出一幅宁静、清澈的山水画面。接下来,“古木闻樵唱”则通过樵夫的歌声,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气息。第三句“山深不计年”
【注释】 横:横卧。禁阙:皇宫。西河:指泾水。中流:指泾水中央的河道。晚烟:傍晚时的烟雾,指夕阳下的余晖。碧:形容波光的颜色。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作者重游旧地时,看到美丽的景色而作的诗。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禁阙横岩峦”,意思是说皇宫就横卧在山岩上,形象描绘了泾水之滨的景象;“西山当咫尺”,意思是说那西边的山峰就在咫尺之地。这两句诗以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泾水河畔的壮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