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弼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游道场山遇雨的情景。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飘然久作登临想,才遇名山雨亦游。 注释:我长久地设想自己登上这座名山,不料竟然遇到下雨,只好在山下游玩起来。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的向往之情,以及意外遇到雨天时的心情。 2. 林尾乱声犹间响,枝头残滴未全收。 注释:树林中传来阵阵杂乱的声音,枝头的雨水仍未完全落下。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雨林的景象
留题唐栖寺 僧房十日相留恋,为怯生寒未到家。 插岸断冰妨荡桨,入檐飞雪助煎茶。 香台穴碎逃秋蚁,古殿巢翻失暮鸦。 惟有溪梅最禁耐,傍篱争发向阳花。 注释: ⑴留题唐栖寺:在寺庙里留下一首诗。 ⑵僧房十日相留恋:十天来和尚们都在一起住着,彼此之间感情很深。 ⑶为怯生寒:因为天气寒冷。 ⑷插岸断冰妨荡桨:水岸边的冰块被折断了,妨碍了船桨划动。 ⑸入檐飞雪助煎茶:雪花落在屋檐上,帮助烧煮茶叶。
注释: 1. 著书不就便相抛,远向襄州谒故交。 2. 里舍千头无旧橘,客程三脊有荒茅。 3. 买鱼村渡捐孤剑,沽酒山城解弊袍。 4. 双鬓岂堪禁岁月,眼看归鳦又成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送白判官》一诗。这首诗通过对白判官旅途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关切之情。 首句“著书不就便相抛,远向襄州谒故交。”意为白判官没有完成他的著述就抛下他而去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消散羁愁益坦然,况当初暖欲晴天。 - 消散羁愁益坦然: 形容心情逐渐平静,没有了过去的羁绊和忧愁。"悠然"表示心情舒畅,无忧无虑。 - 况当初暖欲晴天: 描述当前天气晴朗温暖,与初时相比更加舒适宜人。"晴好"强调了天气的晴朗。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从过去的不愉快中走出来,感受到现在的宁静与美好。 2. 清溪苔滑重抄纸,浅屋柴香正煮绵。 - 清溪苔滑重抄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和子由次韵三首·荻港》。全诗如下: 波眼沄沄浪复轻,稍苏羁束过清明。 倩人觅路先寻酒,久客怀乡始见饧。 松下紫芽肥野菜,竹间青叶带山樱。 自从一别齐安后,直到今朝始听莺。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波眼沄沄浪复轻,稍苏羁束过清明。 译文:水波荡漾,波浪轻轻,稍微缓解了束缚。过了清明节,开始放松心情。 注释:波眼,水面上泛起的涟漪,像眼睛一样流动。沄沄,水流的样子
注释: 中和节,指中国古代农历二月初二。时节匆忙过隙驹,可堪岑寂就船居。时光匆匆地过去了。可堪岑寂就船居,我独处一隅,心情孤独,难以忍受。不禁衰病慵耽酒,无益闲交懒报书。由于身体衰弱,懒得喝酒;与朋友相聚也懒得写信。风暖暮田归海燕,雨甜春水上潮鱼。春天的傍晚,海燕归巢;春水上涨时,鱼儿在水面嬉戏。客中自是光阴速,才见新正又月初。我在异乡他乡,感到时间过得特别快;转眼间,新春已经到来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感事 - 注释:感慨世事变迁,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反思。 2. 书剑悠悠屡变迁 - 注释:形容书籍和剑(象征文才与武略)随时间不断经历变化。 3. 老谙多故始知天 - 注释:随着年岁增长,经历了许多事情,开始理解并认识到天命的安排。 4. 汗青每愧抛长日 - 注释: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到羞愧,因为常常浪费了宝贵的时光。 5. 发白无由逐少年 - 注释
注释: 1. 道中已经经过了曾经的行程,但别有一段曲折蜿蜒的古道依然存在。 2. 寺庙虽然已经变得寂寥,但是还有殿宇依旧在。 3. 溪水刚刚流尽,又遇到一个村落。 4. 一株枯树成为了行人分隔道路的标志,十里飞花飘落,过客匆匆经过。 5. 最终都回归到生处的快乐,但不知道为什么要离开家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和家园的深深眷恋之情。首句“道中已过经行处”
注释: 黄溪:指黄浦江。 匆匆:急忙,匆忙的样子。宁不:岂肯。飘零:飘摇不定,漂泊无定。转更分岐:又转向岔路。过别汀:经过小桥或码头。 世事总如迂曲路:世道人情,总是曲折的、不直通的道路。年华都付短长亭:岁月流逝,就像在驿站中度过。 冢桃褪蕊无人色:坟墓上的桃花已经凋落,没有了色彩。社栎盘根作鬼形:社栎树的树根盘绕着,仿佛是鬼怪的形象。 心自感伤人岂识:内心感到悲伤,却无法理解自己的感受
【注释】 自谓:自以为。相寻:相遇,相逢。往来:指云物的变化。他乡意:异乡的情思。轻薄:轻飘、飘荡。哀猿:悲鸣的猿声。彻晓吟:整夜的悲鸣。 【赏析】 这首诗写送别朋友的情景。首联写诗人自己认为分别后难以相见;颔联写诗人在异乡怀念友人,而友人也因漂泊在外而思念故乡;颈联写友人即将离去,诗人特地送他去,嘱咐他好好吃饭,不要听那哀猿的悲鸣直到天亮;末联写诗人劝慰友人,希望他一路平安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