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说友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亭高未涉意先申” - 亭台虽高,但还未踏入其中,心中已有所期待和计划。 - 注释: 亭台(指亭高),未涉(尚未进入),意先申(心意已预先表达)。 2. “五马同来却报春” - 五位骑马的人一起到来,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 注释: 五马,古代用五匹马驾车,这里代指官员或使臣;报春,传达春天的消息。 3. “一笑孰知今在旅” - 以微笑面对,谁又知道我现在是在旅行中?
张思济县尉创舞翠亭 新筑之亭,秋色高远,风送清雅。此亭立于山水之间,恰似一幅画卷展开,引人入胜。亭名“舞翠”寓意深远,欲夺双溪美景,淡墨勾勒,六幅绡纸难绘其全貌。穿杨箭羽,夸耀箭羽,几番伐鼓激荡溪潮,此亭政合贪山水。百里之间之患已销,此亭之美,令人陶醉。 译文: 新建成的亭子在秋天显得格外高耸,满眼望去是一片飘渺的风月美景。想要夺取双溪的景致,用淡墨水彩难以描绘出它的全貌。一群鸟儿掠过天空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庙南新创尘外亭 - “尘外”通常指超出世俗的范畴,可能在这里意味着超然物外的境界。“新创”表明这是一个新建的事物。整个诗句表达了在庙南新开的“尘外亭”中感受的宁静和远离尘世的感觉。 2. 城头拄颊俯横塘,尘外跻攀四面凉 - 这句话描述了站在城头上,用手杖支撑着脸庞,可以俯瞰到宽阔的横塘。诗人在高处俯瞰四周,感受到一种凉爽的氛围。这里的“尘外”再次强调了超越尘世的视角。
以下是对宋代诗人袁说友的《和杨诚斋韵谢惠南海集诗三首》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1. 诗句原文: 芸阁登儒拜黼衣,凤凰来泊凤凰枝。 待教黄阁调元去,暂对青藜下烛时。 身到三山真得路,君留群玉几题诗。 十年前访岷峨事,也作书郎慕左思。 2. 译文: 在芸阁中成为儒家学者,穿着华丽的官服,就像凤凰栖息在凤凰树上一样。 等待教导皇帝治理国家,暂时拿着青藜(一种手电筒)照明。
鲜新栋宇出楼颠,尽得江山四面全。 高摘星辰风月夜,远迷河岳水云天。 一湖尚想甘棠爱,万井谁呼大隐廛。 见说松关频却扫,两贤吟处日回旋。 注释: 鲜新栋宇:新鲜的、新建的楼宇。 楼颠:楼的最高处。 尽得:全部得到。 星辰风月夜:指夜晚的星空和月光。 大隐廛(chán):隐居之地。这里泛指隐居之所。 见说:听说。松关:山名,在今安徽省境内。 却扫:打扫。 两贤:此处泛指两位贤者
玉海书来喜欲狂,餐霞食瀣齿牙香。 固应宗派名江右,底用宫袍入建章。 今代欧黄真有种,向来沈鲍肯同行。 只今五集三千首,但觉荧煌锦绣张。 解析: 1. 注释和译文 - 玉海书来喜欲狂:收到杨诚斋的书信,我高兴得如同狂喜。 - 固应宗派名江右:应该以宗派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为荣,我们是江西的代表。 - 底用宫袍入建章:为什么要穿官袍去建章殿呢? - 今代欧黄真有种:当代的欧阳修和黄庭坚都是真正的才子。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结构。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斯文宗主赖公归,不使它杨僭等夷。 - “斯文宗主”指的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或领袖。“赖公归”表示依赖或仰仗某人。这句诗意味着依靠公(指杨)回归,不再让他的“杨”与其它同等地位的人相比。 - “不使它杨僭等夷”即不让其超越其他同类。 2. 四海声名今大手,万人辟易几降旗。 - “四海声名”指的是名声遍及四方。“今大手”表示现在名声很大
【注释】 吕仙翁:相传为唐代吕洞宾,即吕岩,号纯阳子。 工夫:功夫。 性中天:指人的本性。 九转还丹:指炼制九转的丹药,比喻修炼成仙。 至理:极深的道理。 此公:指吕仙翁。 绝知:完全懂得。 开卷翁如在:打开书就像吕仙翁就在眼前一样。 剩欲忘言意自传:尽管想用言语来表达,但意思已经自然流露出来,不需刻意说明。意自传:自然而然地流露。 功行:修行。 笔如椽:形容书法遒劲有力。 【赏析】
高青远绿映回塘,菡萏菰蒲细细凉。 蘸水瀛红罗袜度,舞霓绡翠绮襦香。 琼珠碎落风前雨,兰棹夷犹月下觞。 老帅如何太风味,两年池上送残阳。 注释: 1. 高青远绿映回塘:形容水面上的绿色和远处的青山倒映在池塘中,形成美丽的景色。 2. 菡萏菰蒲细细凉:形容荷花、菖蒲等植物在细雨中显得格外清凉。 3. 蘸水瀛红罗袜度:形容女子穿着红色的罗袜走过积水的地方。 4. 舞霓绡翠绮襦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行简的《送姚干归霅川》的节选。下面逐句解释这首诗: 第一句:“一见油然慰所望,巾车更辱到他乡。” - 姚行简:作者的名字。 - 抚干归霅川:意思是姚行简被派往浙西(即今天的浙江省西部),去安抚那里的民众。 - 一见油然慰所望:表示姚行简一到任上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人感到欣慰和满足。 - 巾车:古代官员乘坐的车。 - 更辱:更加荣耀。 - 他乡:指远离家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