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孙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给事风流在” - 此句中的“给事”可能指的是官职,而“风流”通常指文人的雅致或风采。整体上,这句可能表达了对子瞻(苏轼的字)在扬州时所展现出的文采风流的赞赏。 2. “虚亭景越闲” - “虚亭”可能是一座空置已久的亭子,而“景越闲”则表示景色显得格外宁静、悠闲。这句描绘了扬州某座亭子的静谧之景,与前句相呼应,都表达了诗人对子瞻在扬州时所处环境的欣赏。 3.
【注释】 1. 偶成:偶然写成。杨子宅:春秋时人,名杨朱。曾居杨朱宅。庾公楼:晋庾亮在武昌所筑的楼,因避司马氏之祸而毁。后以“庾楼”为指称。 2. 黄鹄:指天鹅。云霄志:高远的志向。 3. 白苹:白色的浮萍。江海流:江海中的水流。 4. 文章:指诗文等。 5. 潇洒侯:指隐居不仕、逍遥自在的人。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前四句写他常经过杨子宅(即杨朱宅),有时喝醉了酒
【注释】: 陪东坡中和堂赏月 —— 陪,陪同。东坡:指苏轼。中和堂:苏轼在密州时所建的亭子名,又称松风堂。 盛夏似高秋 —— 盛夏:指夏季。高秋:指深秋。 天泻银河水 —— 泻:泻下、倾泻。 人披紫绮裘 —— 紫绮:紫色的丝织品。 气飘闻赤壁 —— 气:气概。飘:飞扬。闻:听到。赤壁:地名,在湖北省黄州市西南长江北岸。 语胜踊黄楼 —— 语胜:言辞胜过。踊黄楼:指登黄楼赋诗。 归袂接夫子
夏木有馀绿,山僧知胜春。 注释:夏天的树木繁茂,余绿色的树叶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山上的和尚懂得欣赏春天胜过了夏季的繁盛。 日长寻卧榻,花落断游人。 注释:随着日子一天天变长,我找了个舒适的床榻休息;花儿凋谢了,那些曾经与我一起赏花游玩的人们也已经离去。 红旆来虽晚,清风到亦新。 注释:虽然红旌旗来得较晚,但清风的到来却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成林卢橘熟,翠羽杂金鳞。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赏析诗句要抓住关键字,展开联想和想象作答,每句2分,全诗6分。解答此题时,首先理解诗歌大意,然后结合注释和关键字分析即可。如“乾坤昼亦暝”一句中的“乾坤”指天地、宇宙;“昼亦暝”指白昼也昏暗,形容战乱造成的悲惨气氛。“虎争千里震”这句意思是:虎狼之师在千里之外也会引起惊恐震动。“龙战四郊腥”这句意思是:龙蛇争霸天下,四方都有腥风血雨
谁怀二子千里,公赋五篇六言。 月底飞云西去,山头归雁双骞。
膝下五车就业,殿前三月亨途。 日出唤君名姓,春风吹过江湖。
大湖际天碧,浩荡浮万象。 中有洞庭山,天作蓬壶样。 芦苇秋萧萧,时闻发渔唱。 风顺如可寻,月明迷所向。 有人在扁舟,发白意夷旷。 扣舷了不顾,出没信波浪。 心已类水石,何由知得丧。 遗民至如今,自古惟越相。 初为吴都囚,君臣忧醢酱。 忍耻人谓愚,祈生世知妄。 尪癯脱万死,归国奇谋创。 行师舞群姓,下令跃诸将。 夜半覆姑苏,夫差始悲怆。 安恻宽晷刻,反掌成伯王。 江山入会稽,功高谁与抗。
前身应画师,摩诘初自许。 咫尺论万里,宰也少陵与。 朱翁趣岂凡,山水忘羁旅。 晴窗布风云,夏木回炎暑。 坐来摧虎头,兴尽秃鸡矩。 况其尘外怀,出门皆胜侣。 一画不轻付,俗子吾避汝。 能令希世迹,千载得处所。 斯人定何如,箧有东坡语。 画以适其意,能文不求举
君家霅溪上,日食霅溪鱼。 无钱买钓艇,貌古常有馀。 遇人喜谈笑,贳酒日不虚。 浩歌出尘表,白鸟来徐徐。 清风入窗牖,散乱床头书。 有琴坏徽轸,渊明意何如。 我欲脱尘网,筑室邻君居。 有地植松竹,有水种芙蕖。 作诗赋生理,起居当和予。 相顾可忘老,醉饱遗君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