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弥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内涵。 “尧峰院”这个标题就已经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尧峰院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南岸,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院,因此这首诗的意境也显得十分深远。 “云峰何岧峣,去天馀几丈。”这句话描绘了尧峰院周围的景色。山峰高耸入云,仿佛离天只有几丈之遥。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其下蔚华林,幽禅屹相向
【注释】:游洞庭山。游(游览) 【译文】: 洞庭山在湖面上漂浮,像一块块碧玉;天空深邃,仿佛沉入水底。 梵刹楼台,仿佛海中的蜃气,日月在洞天之中照耀,如同浴在丹金中。 秋林结缘,留恋不舍,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春天的坞里,花儿开放,吟咏着春天的美好。 拟泛一舟追范蠡,但自古以来世俗之事,我都不关心。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写诗人游洞庭山时所见之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结合诗歌内容来理解,同时注意注释中提示的关键词。“示之以诗”,即把诗送给他看,可见诗人对这位朋友的思念;“试与问秦汉”,意思是试着问问秦汉的事,这里指秦汉时的山间之事;“人家总不知”,意思是人们总是弄不清楚;“餐霞云窦冷”,意思是在霞光映照下的山中小洞里吃着清凉的山珍;“卧月石床欹”,意思是躺在月光下石床上,形容自己身体不健康
【译文】 山居时散步,所接多耕夫。 或揖或不揖,颇忘尔与吾。 阴晴话愁喜,丰约道有无。 电迅叹人寿,风波惊世途。 超然心不累,朝市何有乎。 【注释】 1. “山居时散步”:在山中居住的时候进行散步。 2. “所接多耕夫”:遇到的人大多是农夫。 3. “或揖或不揖”:有时行礼有时不拜。 4. “颇忘尔与吾”:忘记了你我之间的区别。 5. “阴晴话愁喜”:谈论的是忧愁和快乐的事情。 6.
无碍泉 瓯研水月先春焙,鼎煮云林无碍泉。 将谓苏州能太守,老僧还解觅诗篇。 注释:无碍泉是杭州西湖旁的一处名泉,传说此泉水可以洗净一切烦恼,所以又被称为“洗心泉”。这里的瓯、鼎都是古代烹茶用具,研指的是研磨茶叶,月即月桂,这里指月亮,焙是烧制食品的意思。云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号,他在这里隐居讲学,著有《云泉集》。苏州太守是指苏州地区的行政长官,也就是地方官。老僧指的是寺庙中的僧侣。觅指的是寻找。
山居时散步,所接多耕夫。 或揖或不揖,颇忘尔与吾。 阴晴话愁喜,丰约道有无。 电迅叹人寿,风波惊世途。 超然心不累,朝市何有乎
云峰何岧峣,去天馀几丈。 其下蔚华林,幽禅屹相向。 我游先朝暾,海日射巾杖。 飞盖不须持,步步苍松障。 山僧知我来,罗立凫雁行。 提携两行人,为我谈实相。 一种勿弦琴,三叹无声唱。 开轩面东南,千里入俯仰。 西登妙高台,更欲兹旷望。 土断泽绕山,烟涛渺云浪。 恐是六鳌连,蓬壶堕莽苍。 又疑鲸入海,偃脊起青嶂。 时方老火炽,金石流欲炀。 须臾变云雨,为作雄风壮。 翻手回凉秋,掀舞千林响。
瓯研水月先春焙,鼎煮云林无碍泉。 将谓苏州能太守,老僧还解觅诗篇。
山浮群玉碧空沉,万顷光涵几许深。 梵刹楼台嘘海蜃,洞天日月浴丹金。 秋林结缘留连赏,春坞藏红次第吟。 拟泛一舟追范蠡,从来世味不关心
试与问秦汉,人家总不知。 餐霞云窦冷,卧月石床攲。 流水天常洗,桃花春自迟。 年年深洞里,闲着一枰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