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壁
诗句输出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译文输出 赤壁 赤壁,位于今天的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诗的作者在参观赤壁时,发现了一支折断的铁戟,经过六百多年的泥沙沉积,依然没有完全被时间冲刷掉。他仔细观察后发现,这其实是赤壁战役的遗物,心中涌起强烈的历史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赤壁为题,实则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通过对赤壁遗址的描述
【注释】 慈姥岩: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有慈姥山,山上岩石多呈白色。 一春歌酒尘:一年的春天饮酒作乐,像被酒弄脏了一样。 苍江:指长江,这里泛指江水。 碧粼粼:波光闪烁的样子。 繁华过眼都如梦:指人世间的繁华荣华都是一场空梦。 祇(zhī)有三峰:只有三座山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三座山峰的怀念和赞美。诗人在诗中用“苍江吹破碧粼粼”来描绘江水的浩荡,表现诗人的豪情壮志;“繁华过眼都如梦”
【注释】三十六峰:指庐山。手:把玩,欣赏。留连:逗留,不忍离去。 【赏析】此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诗中提到“三十六峰”,指的是庐山众多的山峰;“今入手”则表示已经登上了山顶。最后两句“若无公事且留连”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在此美景中多停留一些时间的愿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
游灵岩和韵三首 其二 选胜宁辞屐齿尖,摩挲墨妙半儒先。 此句意为游览灵岩胜景,无需担心自己的鞋子是否合适,因为这里的美景已经足以让人忘却一切疲惫,仿佛是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在此留下的痕迹。 注释:屐齿——指鞋底下的齿状部分;摩挲墨妙——指欣赏书法艺术;半儒先——形容古代文人学者的气息。 赏析:此句描绘出诗人游览灵岩时内心的愉悦与轻松,他似乎已经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完全投入到了眼前的美景之中
《凌丹亭》 犹忆儿时共酒杯,今看灵骨琐苍苔。 祇应解化元非死,万一排空为我来。 注释与赏析: - 犹忆儿时共酒杯:回忆起童年时光,与朋友们共享美酒的快乐。 - 今看灵骨琐苍苔:现在的我,只能看到朋友遗骨被青苔覆盖的凄凉景象。 - 祇应解化元非死:只有理解生死轮回的人,才能明白死亡并非终结。 - 万一排空为我来:希望有一日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回到我身边。 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怀旧情绪
注释:萧然陈迹寄林坰,自古以来谁又能分辨真伪。只有离宫的歌舞之地,遗落的簪饰、掉落的珥饰被农夫耕作。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灵岩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历史遗迹的感慨和思考。前两句“萧然陈迹寄林坰,千古谁分伪与真”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以及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和无知。后两句“惟有离宫歌舞地,遗簪坠珥付耕人”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虚无感,以及人们对于历史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描绘
诗句解读 留题东屯诗四首 其三 译文: 作意元非谷口耕,后来更说以诗鸣。 殷勤只有香溪在,曾照先生白发茎。 注释: 1. 作意元非谷口耕:表示自己的志向并不局限于耕种,而是有更高的追求。 2. 后来更说以诗鸣:表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声音,让更多人听到。 3. 殷勤只有香溪在: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只有香溪还在。 4. 曾照先生白发茎:表示曾经看到过先生因白发而衰老的样子。 赏析
注释:当年张李国(唐安郡)有长城,如今却翻向天涯去探求大道理。争似圣朝公道在,庙堂中端要读书人。 赏析:诗的首句“当年张李国(唐安郡)有长城”,指代的是唐朝的张守珪和李晟。张守珪是唐朝的名将,他曾经平定了安史之乱,收复过长安。而李晟则是唐朝的一位忠臣,他在平定朱温叛乱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两位英雄都是唐朝的骄傲,他们的事迹一直被人们传颂至今。
酬曾景建 新有千丝明晓镜,旧无一画赞宵衣。 闲吟此外惟须饮,老觉人间万事非。 注释:新有千丝明晓镜,旧无一画赞宵衣。 意思是说,镜子上有千万条纤细的花纹,就像清晨的阳光照亮了整个屋子;但是,过去却从来没有人赞美过夜晚的衣物。闲吟此外惟须饮,老觉人间万事非。 意思是说,除了饮酒之外,别无他事;然而,岁月不饶人,人生短暂,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赏析:这是一首赠答诗
青云亭 【其一】 谁人此地著危栏,城郭江山表里看。 注释:谁人在这个地方站在高高的栏杆上眺望着周围的景色,可以看到城墙和河流的内外景象。 译文:谁人在这个地方站在高高的栏杆上眺望着周围的景色,可以看到城墙和河流的内外景象。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风景的诗,描绘了作者在高处俯瞰城郭山河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其二】 青云歧路休回首,扁榜看来也自惊。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