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可
【注释】 田庐:指隐居之所。塘坳:水边低洼之地。 仕路:仕途。 五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句子。 避喧:逃避喧嚣,指隐居山林。端欲老:打算在山中终老。三茅:即茅山,位于今江苏句容县,有仙人传说。 紫燕:燕子的一种。空惭:白白地惭愧。 金坛:地名,在今江西贵溪市西。仙隐:指神仙的隐居。 清月堕林梢:月光映照在树林之上,犹如坠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诗人元晖写的
【注释】 ①春晚:春天的傍晚。 ②弄黄梅子压枝斜:黄梅子在树上,压着枝头,把枝头都压弯了。 ③残书:未完的书。功课:指学习。 ④绕径:在小路旁边。 【赏析】 “门外绿杨啼乳鸦”,是写景句。春日里,门前的绿杨树发出嫩绿的叶芽,柳条垂下,像一串串的珠帘。这时,乌鸦开始鸣叫了,好像在说:“春天来了。”诗人用“啼乳鸦”三字,生动地写出了春日里特有的景象。 “弄黄梅子压枝斜”,是写物句。这一句中
释义: 夜坐,即晚上坐着。索索风摇幕,指微风吹拂着帷幕。亭亭月过墙,形容月亮挂在墙上,姿态优雅。晴雷推粉磨,比喻晴朗的天气使空气中的尘埃被吹散。夜雨压槽床,指夜晚细雨打在床铺上,声音低沉。 译文: 微风轻拂着帷幔轻轻摇曳,月光映照在高高的院墙上。 晴朗的天空把尘埃吹散,夜晚的雨水落在床边发出低沉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象的诗。首句“索索风摇幕”,通过描绘微风轻拂着帷幔的情景
踏青 幽居懒慢养馀生,强为春风处处行。 藉草弄花终少味,寻山爱竹尚多情。 注释 幽居:住在幽静的地方。 懒慢:懒散,不急躁。养馀生:保养余生,即颐养天年。 强为:勉强地去做。 春:春天的景致。 藉(jiè):垫着,铺着。 弄花:赏玩花卉。 终少味:最终觉得没有多大意思。 寻、爱:都是喜好的意思。 赏析: 《踏青》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首联“幽居懒慢养馀生
【注释】 过巢邑:指经过巢湖的县邑,巢湖是古代安徽境内的一个湖泊。 竹杖芒鞋:用竹子作成的拐杖、用草皮做的鞋子。 没篙春水饱帆风:没有撑船人的篙,春水上满风帆正鼓起。 两关三寺:即两关、三寺山。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行经巢邑时所见的景致。诗人在旅途中,看到两岸群山起伏,山间云雾缭绕,烟雨蒙蒙,舟行其间,宛如在仙境。全诗语言朴实,意境幽远
【赏析】 此诗为酬答之作。次韵是唱和的格式,即用原唱者的韵脚来和对方的诗词。刘元举是作者的朋友,在成都任职,因怀念朋友而作此诗。首联写景:“蜀魄悲鸣楚国春”,蜀地的杜鹃鸟哀啼着,发出凄厉的声音,仿佛在向春天告别。“楚”字点明季节,也暗指刘元举的故乡。“试凭清些与招魂”,诗人试着用清丽的语言来呼唤他的魂魄,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颔联写情:“柔肠欲断云横岭,幽梦初回月挂村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蜂儿撷蕊趁花心,燕子衔泥掠柳阴。” - 注释:蜜蜂在花朵中心采摘花蜜,而燕子则在柳树的阴影中筑巢。 - 赏析:此句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蜜蜂忙碌于采集花粉和花蜜,燕子忙于筑巢繁衍后代,体现了自然界生物间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第二句:“处处浸秧黄乍吐,护田肥水半篙深。” - 注释:田野里新长的秧苗初露黄色(嫩芽),水面因灌溉变得浑浊,水深达到半篙(一尺)左右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簇翠亭:簇,聚集;翠,绿色;亭,亭台楼阁等建筑的通称。簇翠亭意为绿色的亭子,形容其四周被翠绿的树木环绕,景色非常美丽。 2. 此老作亭苍翠间:此老人在苍翠之中建造了一座亭子。“此老”指代诗中的主人公,他选择在苍翠之间建造亭子,可能是因为他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非常热爱和欣赏。 3. 定知胸次有东山:胸次,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或思想境界。东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目为“次韵黄簿九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客里登高意若何?笑扶藜杖兴还多。 注释:我客居他乡登高远望,心中感慨万千,但仍然笑着扶着藜杖,兴致盎然。 2. 叶金委地谁能布?山剑横天不受磨。 注释:树叶铺满了大地,谁能像织布一样将它们排列得整整齐齐?山间锋利的宝剑横空出世,却不受世俗的磨砺和玷污。 3. 随遇可无挥翰手,感时空有断肠歌。 注释
【注释】 野步:独自漫步。 密竹藏啼鸟,荒村起白烟。野步:独自漫步。 密竹藏啼鸟,荒村起白烟。幽深的竹子里传来鸟儿的啼声,荒废了的小村飘出缕缕炊烟。 人行秋色里,家在夕阳边。行人走在秋天的景色中,家就在夕阳的那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秋景的诗。首句写景,次句抒情,三句写景,四句再转回情,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清远。“野步”是说诗人独自一人漫步,“人行秋色里”是说诗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着秋天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