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恭亨
诗境园东门联“每依北斗;待起东山”出自近现代诗人吴恭亨,其含义及赏析如下: 1. 诗句释义: - “每依北斗”意味着无论何时何地,诗人总是以北斗星为指南,表明他追求真理、正直的坚定信念。 - “待起东山”则象征着诗人等待时机,准备东山再起,重新振作。 2. 译文: - 每时每刻都仰望北辰(北斗星),期待着能够重振旗鼓,再次崛起。 3. 关键词注释: - “北斗”:古代天文学中
【释义】此联是诗人对三国时期著名才子祢衡的怀念。“雷鸣”指汉水汹涌波涛滚滚;“三挝”即击鼓三次,为古代一种礼仪,象征哀悼之意;“夕阳”“鸟渡”则指东汉末年,汉口(今武汉市)因曹操征讨黄祖时驻军于此得名,当时曹操曾在此设宴招待过刘备,后因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曹操遂令东吴将领吕蒙袭取汉口并斩杀关羽,故此处有“一鹗荐章”。 【赏析】诗的上句写汉水汹涌,波涛澎湃,暗寓诗人对祢衡才华横溢
注释:登高之后,抒发新的诗章;结庐在人间。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绝句。首句“登高”指登上高处,是诗人所要表达的动作和心情;第二句“赋新诗”是说诗人登高后即兴创作了新的诗篇,这是诗人的行动和情感;第三句“结庐”是说在人间结下了简陋的住所,是诗人所要表达的动作和心情;第四句“在人境”是指结庐的地方是在人间,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全诗通过对登高、赋诗、结庐等动作和情境的描绘
【注释】 此:指“濠濮间想”。濠,通“沟”,指池沼;濮,指水边。这里泛指园林的水池或假山。作:玩味。濠、濮:都是古人用来比喻清幽闲适之所的典故。 下:俯视。浮鱼:水中游动的鱼类。跳水泼刺(cì):鱼跳跃时溅起的水花和激起的水波。 殆:大概。忘:忘记了。弓缴患:用弓箭射鸟时因害怕而忘记其危险。 倦鸟:疲惫的鸟。衔花去来:嘴里叼着花朵飞回巢中,形容鸟儿归巢。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诗境园西门联: - 这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或事件。在没有更多上下文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推测这是描述一个特定场景的诗句。 2. 西畴有事: - “西畴”通常指的是西边的土地或区域。这里的“有事”可能意味着那里发生了一些值得关注或重要的事件。 3. 南面称王: - “南面”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南方的位置或者与南边相关的事物
我们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格式要求。 诗句释义 1. “檀度庵月色楼联”: - 檀度庵: 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某个特定的地点。 - 月色: 通常指月光,也常用来比喻美丽的景色或氛围。 - 楼联: 可能指的是建筑物上的对联,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月下美景。 2. “月明如昼”: - 如昼: 形容月光明亮到如同白天一样。 3. “色即是空”: - 色: 通常指物质或现象。 - 即是: 等于或成为。
【注释】 铜山:以铜铸成的山。 澹水:一称澹河。 联:横批,挂在门上的对子。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画面中铜山巍然挺立,澹水潺潺流经,生动地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秀美和气势
【注释】: 宛在亭联 :宛在,宛然,像;亭联,亭子上边的对联。 泛此盐盎水:泛:浮、游;此:这;盐盎水,即扬子江。 中有沧浪亭:沧浪亭,在苏州市东北,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 翻译为:宛然像亭子上的对联一样。扬子江里漂浮着的盐,水中映出沧浪亭。 赏析:诗人通过写景抒发了对沧浪亭景色的喜爱之情。首句“泛此盐盎水”中的“泛”字,写出了沧浪亭水面宽广,波涛翻滚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
注释: 1. “三径”,指三条小路,常用来表示隐逸的生活。 2. “常客”,指经常来访的人。 3. “花放”,指花朵开放。 4. 译文: 不论有诗无诗,我都在园中漫步,常客来了令人感到亲切,花朵盛开如我所愿; 我也明白这是哪里的景致,这里朝看园林,暮看山峦,也像水在行走,山在绕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园中的闲适生活。无论有无诗句可吟,他都会在园中漫步,与常客交流,欣赏花朵开放。同时
【注释】 江声夜沸:指夜晚江水的声音,犹如沸水沸腾。 山气夕佳:指傍晚山中的雾气显得清新宜人。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晚景的。诗人在江边亭子里,观赏着江边的夜景,听着江水的喧哗声,看到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色,感到十分惬意。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