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泳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写中秋月夜,表现了作者在中秋之夜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索,以及对人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全词语言清丽,意境高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译文: 危楼之上,云雾缭绕,仿佛天空与大地相接。群山环抱,寒翠飞落,落在屋檐之前。尽皆是秋意阑珊的栏槛,一笑之间波涛翻腾,怒发如雪阵般卷起苍烟。炎夏已逝
注释: 沧洲叶脱风有声,渔舠两两从复横。 沧洲,即沧浪之洲,这里代指江中捕鱼的船只;脱,脱落;舠,古代的一种小船;两两,成双成对;复,又。 菁江步口日欲没,竹山潭边潮欲生。 菁江,指长江;步口,指渡口;竹山,指靠近长江的山;潭边,指水边的平地;生,升起;欲,将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江捕鱼情景的诗歌。首句“沧洲叶脱风有声”,以沧洲(沧浪之洲)起兴,描绘出一幅秋风瑟瑟、落叶纷飞的画面
【注释】鲜鲜:鲜艳。札札:织机的声音。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扊扅(yì):古代乐器,形如小鼓。古风:指上古淳朴的风俗。薄俗:指轻薄浮华的风俗。蹙踖(jí):忧愁不安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叹女子的《拟古》诗,诗人以《诗经·卫风·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为题材,通过描写织女的生活,抒发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妇女命运的关切。 首联写织女生活艰辛,衣着简陋,但织机声却很清晰悦耳
西兴 山拥千家邑,江涵万顷天。 洪涛舂落日,老树秣荒烟。 失路或搔首,夷途争着鞭。 劳生几寒暑,半鬓已苍然。 注释: 1. 山拥千家邑:形容山峦如同围绕众多人家一样。 2. 江涵万顷天:江面宽阔,仿佛与天空相连。 3. 洪涛舂落日:巨大的波浪冲击着太阳。 4. 老树秣荒烟:枯树在荒漠中摇曳,象征着荒凉。 5. 失路或搔首:迷失道路或者四处张望。 6. 夷途争着鞭:在平坦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7
新昌逢故人 草县一相值,忽思倾盖时。 石乱水流急,竹深烟散迟。 兵戈方满眼,我辈欲何之。 译文: 在新的地点遇到老朋友,突然想起了过去一起聊天的日子。 这些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自从分别后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 石头乱了,水流湍急,竹子深处的烟雾缭绕,消散得很慢。 如今战争四起,到处都是战火,我们想去哪里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在旧地遇见老朋友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共同经历的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
点点行人趁落晖。摇摇烟艇出渔扉。一路水香流不断。零乱。春潮绿浸野蔷薇。 南去北来愁几许,登临怀古欲沾衣。试问越王歌舞地。佳丽。只今惟有鹧鸪啼
卷雪楼前万里江,乱峰卓列森旗枪。 上有甘公古祠宇,节制洪流掌风雨。 甘公一去逾千年,至今忠义犹凛然。 我来再拜揽尘迹,斜阳白鸟横苍烟
沧洲叶脱风有声,渔舠两两从复横。 菁江步口日欲没,竹山潭边潮欲生。
华发中年感,青阳万物和。 倦寻先友记,贫羡力田科。 江远千帆落,天空一雁过。 还家得新岁,童稚想婆娑。
草县一相值,忽思倾盖时。 年来无限事,别后几篇诗。 石乱水流急,竹深烟散迟。 兵戈方满眼,我辈欲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