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瑛
【注释】至正十年秋七月十三日(1327年9月8日),文高先生从姑苏泛舟,携酒肴过玉山会饮芝云堂上座客于匡山琦龙门。相与谈诗,亹亹不绝。酒半,龙门分蓝田。日暖玉生烟,为韵余探得蓝字。坐无长幼能诗者咸赋焉。 【译文】 至正十年的秋天,七月十五日那天开始写。文高先生自姑苏泛船而行,他带着美酒和美味佳肴,经过玉山,与芝云堂的上座客们一起在匡山琦龙门相与谈诗。他们畅所欲言,谈论诗词,兴致勃勃,没有止境
【注释】 赵仲穆:人名,作者友人。云图:即《看云图》。 看:观赏、欣赏。 青:青山。 浮云:白云。 终日:整日。 淡:淡泊名利。 窟宅:洞穴、居室。 户牖:门户。 苍狗:灰色的狗,这里指云。 白衣:白云。 苍狗:灰色的狗,这里指云。 寄语:告诉。 云叟:看云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以“看云图”为题,意在写自己的人生观。他把自己比作山中的白云,而把青山、浮云看作是自己的居所和门户
返照:夕阳的余晖。 移晴:将晴朗天气移到了绮窗上。 绮窗:彩色花纹的窗户。 芙蓉杨柳:荷花和柳树。 秋江:秋天的江水。 锦凫:彩羽的野鸭。 乃:咏唱。 赏析:诗人在描绘一幅美丽的江边晚景,以绮窗为背景,写尽了晚霞映照下的自然景色。而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诗人又巧妙地运用了"返照"这一自然现象来烘托出这幅美景。 首句“返照移晴入绮窗”,是说夕阳的余光照射到彩色花纹的窗户上,把窗户染得绚丽多彩
柳塘春口占四首 第一首:小亭结在瀼西头,况复春半雨初收。 注释:小亭子坐落在瀼江的西边,何况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刚刚停过雨。 赏析:此诗开篇便描绘了小亭子的地理位置以及当时的天气情况。"小亭结在瀼西头",说明小亭位于江边,与瀼江相连;"况复春半雨初收",则是说此时正是春天的一半,刚下过雨,天气宜人。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色的喜爱之情。 第二首:柳垂新绿枝枝弱,水转回塘漫漫流。 注释
柳塘春口占四首 溪上草亭绝低小,春来有客日相过。 便须对柳开春酒,坐看晴色上新鹅。 注释:柳塘边上的小草亭非常矮小,春暖花开时节,每天都有朋友来访。于是坐下来,一边欣赏春风中的新柳,一边享受美酒。 译文: 在溪边的草亭里,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里非常安静,没有喧嚣。每到春季,都会有许多朋友来访,他们的到来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
【注释】 柳塘:即西湖之南的湖中之塘,又称苏堤春晓。 适平皋:来到平坦的地方。 鱼逐轻波趁小舠(chuán):鱼儿随轻波而追着小船游动。 又牵:又触动。柔条:指柳枝。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苏堤春晓》的一首别诗,以“独爱”二字开篇,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整首诗以细腻、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首句“鸟啼残雨适平皋”
【释义】 好事者长久以来因为缺乏粮食而感到伤心,清泉水与白石也显得凄凉。在快哉亭下坡仙友处拜谒,直到丹丘仙人三百年。 【注释】 1. 好事:指好客。2. 无米颠:指没有粮食。3. 清泉白石:形容环境幽雅。4. 快哉亭:即“快哉堂”,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北麓,始建于南宋,是苏东坡任杭州通守时所建,苏轼曾作《快哉亭记》歌颂它。5. 坡仙友:苏轼的号,苏轼曾任杭州通判。6. 丹丘: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地。
【注释】 玉山:指会稽的玉山,这里代指会稽山。草堂:指诗人在浙江绍兴时所建别墅,故址在今浙江省上虞县西南。口占:随意写下来,没有经过斟酌的诗句。于外史:晋张华《博物志》载:“越地有乌伤县,民居皆为𫄙,俗谓之乌纱。土人谓𫄙为“吴钩”。”后用以比喻隐者之服。秋风吹堕小乌纱:意谓秋天的微风轻轻地吹落了诗人身上的乌纱帽,暗示他此时已隐退山林。 【赏析】 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怀。
金粟影以荷净纳凉时分韵得凉字 翠沼新秋浴夜光,画阑古树发天香。 西风阵阵廉纤雨,荷叶荷花不奈凉。 注释:在碧绿的水池中沐浴着秋天的夜色,荷花散发出清香;池塘边的栏杆旁,古老的柳树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秋风阵阵,细碎如针的小雨纷纷洒落,而池塘中的荷叶和荷花却不堪忍受这股凉爽的气息。 赏析:“金粟影”形容月光下荷花的倒影如同金子般明亮耀眼。“翠沼新秋”描绘了秋季的池塘景色,翠绿的池水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
注释:在空旷的亭子里,月光洒下,让人感到一阵寒意,更何况是在绿波亭上观赏。秋虫在叫唤,打破了秋天的寂静,我正沉浸在美好的情怀之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坐在空旷的亭子中,欣赏着明月和皎洁的月光,同时也感受到了秋虫在月下哀鸣的景象。诗中的“啼断候蛩秋寂寂”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秋虫在月下哀嚎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凉和寂寞。而“好怀正在曲阑干”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