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裔
九吟诗:这是一首七绝诗,以竹几蒲团和石室中为背景,描述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沉思冥想的场景。 竹几蒲团:指诗人的书房或书桌旁摆放着竹子和蒲草编织成的垫子,象征着简朴和自然。 石室中:指诗人身处的石室环境。石室通常是指用石头建造的房屋或者洞穴,这里可能暗指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追求。 细书:指诗人在石室中专心致志地读书写字。抱朴校参同:抱朴是道家的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注释】九吟:指咏梅。虬(qiú):古代传说中无角的龙,这里借代梅花。 赏析: 此诗是咏梅之作,赞美梅花不畏严寒,傲视风雪的精神。首句写冬景,苍松翠石束寒流,飞下长身白玉虬,形象地写出了梅花在冰雪中的傲然姿态。“吐出英云千尺雨”一句,则把梅花比喻为天上的仙女,写出了它不畏寒冷,吐纳芬芳,洒下一阵阵如云似雨的花瓣,使雪花也为之黯然失色。“须臾雷霁水痕收”,“须臾”二字,用得极妙。它写出了雷雪过后
【注释】 九吟:指《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九首。“翠蛟”:形容山石上长满苍翠的松柏,如同一条青色的蛟龙。虬(qiú):古代传说中能发能卷的大蛇,此处借指青松。吐:吐出,这里指飞下。英云:即雨云。千尽:极言之多。霁水:雨止后的积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诗。前两句是写山石上的松林,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山石上积水的痕迹。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幽,富有韵味
这首诗是一首咏山的诗,作者通过描写自然风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柱天屹嶪断鳌根,卧草蒙茸伏虎痕。 - “柱天屹嶪”形容山峰高大而雄伟,如同直插云霄的柱子一样;“断鳌根”则意味着山峰之高,仿佛能切断巨鳌的根基。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 “卧草蒙茸伏虎痕”描绘了山脚下草丛茂密,老虎在草丛中留下的爪印和足迹。这些细节增加了场景的真实感和生动性。 2.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九吟诗:指诗人自号。 九吟:即“九歌”,是楚辞中的一篇作品,这里借指诗歌。 凿破千年浑沌心:意为打破沉寂已久的混沌世界。 石楠:一种树木,常绿,其枝叶繁茂,花白色。 当户:正对着门。 洞愔愔:形容石楠树旁的景色宁静美好。 诗臞:指瘦弱的诗人。 怯春寒在:意为害怕春天的寒冷。 扪石梯云不敢深:意为攀登石头上的小路时,不敢走得太远。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
苍松翠束寒流,飞下长身白玉虬。吐出英云千尽雨,须臾霁水痕收。
上界神仙住九华,故留灵锁护烟霞。 云根欲断溪回处,流出常山几片花。
宋潼川人,字季永,一字季允。 吴泳弟。 与兄得程颐、张载、朱熹诸书,研读不倦,后师事黄干。 宁宗嘉定七年进士。 调眉州教授,揭《白鹿洞学规》以教。 累拜监察御史,弹劾无所避。 出为大理少卿,以故工部侍郎出参赞四川宣抚司军事,改嘉兴府,历赣、婺州,以宝章阁待制致仕。 卒谥忠肃。 有《储鉴》、《蜀鉴》等。 生卒年
宋潼川人,字季永,一字季允。 吴泳弟。 与兄得程颐、张载、朱熹诸书,研读不倦,后师事黄干。 宁宗嘉定七年进士。 调眉州教授,揭《白鹿洞学规》以教。 累拜监察御史,弹劾无所避。 出为大理少卿,以故工部侍郎出参赞四川宣抚司军事,改嘉兴府,历赣、婺州,以宝章阁待制致仕。 卒谥忠肃。 有《储鉴》、《蜀鉴》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