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軏
李軏是宋代的诗人,字号为“山泽道人”,以祖恩补承务郎,监潭州南岳庙,调仙游丞,擢知黄州、袁州,以治绩迁夔州路提点刑狱,除转运判官,但因言事而论罢。 李軏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曾担任过多种官职,在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矛盾,也体现了个人的思想追求和情感体验,因此成为后世研究和欣赏的宝贵资料
赠尽梅竹刘信可
刘兄胸次参元化,不发为文发为画。心工入妙手通神,声名直与僧繇亚。 月宫拔得玉兔毫,缚成篆笔铦如刀。纷然万有类形役,竹梅两品方清高。 打一撇,籊为寒筠洒为叶。高低浓淡总相宜,不问风烟和雨雪。 再一扫,清作疏花瘦作枝。向背斜阳俱造妙,任从篱落与垣池。 君不见刘梦梁画梅不画竹,一枕清风长不足。又不见文与可画竹不画梅,千树江头空自开。 争如作者多精艺,庾岭渭川俱着意。梦梁同姓表同文,却把信来更与字
画杨妃扇
颇忆前身是谪仙,砚烦亲捧玉堂前。 如今再阅婵娟面,不觉人间五百年。
赠写神者
弄墨调朱妙如神,底能瞥见写吾真。 丁宁骨骼从渠湾,自有书生一样人。
李軏
李軏是宋代的诗人,字号为“山泽道人”,以祖恩补承务郎,监潭州南岳庙,调仙游丞,擢知黄州、袁州,以治绩迁夔州路提点刑狱,除转运判官,但因言事而论罢。 李軏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曾担任过多种官职,在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矛盾,也体现了个人的思想追求和情感体验,因此成为后世研究和欣赏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