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此题综合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干要求赏析“君看青史千年笑,奚止山花笑一春”,可从诗歌的情感、意境等方面作答
注释 - 摩笄山前风日凄:摩笄山(又称摩耶山),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是古代著名的名胜之地。摩笄山前指的是摩笄山附近的地区。风日凄表示天气寒冷而凄凉。 - 代人犹自说当时:指在历史上仍然有人提及或怀念过去的时代。 - 宝符藏地今安在:宝符通常是指古代帝王的御用玺印或其他重要象征物,这里的“宝符”可能指的是某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物件。藏地表示这些宝物原本埋藏在某处。 - 知爱男儿爱女儿
【注释】 不禁奸邪:指赵简子不能禁止奸邪。应不至秦愚:指秦二世不应是愚昧的。生前遗臭熏千古:指赵氏家族生前就已声名狼藉,但死后却能遗臭万年。沙丘混鲍鱼:指商纣王在商朝灭亡前,曾用酒灌死了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微子启(纣王的哥哥),并把启的尸体放在酒坛子里,然后沉入沙丘。后被人们用来形容昏庸暴虐的君王或权臣。 【赏析】 这首诗是咏史,咏叹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简子。诗人借以讽喻那些奸邪小人和昏庸的君主
这首诗的意思是:地能埋死不埋愚,黔首不愚秦自愚。胡亥一愚愚到死,却将法令罔诗书。 注释: - 地能埋死不埋愚:意思是说,如果一个统治者能够把愚蠢的人埋在地下,那么他就不会是愚蠢的。 - 黔首不愚秦自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统治者不愚蠢,那么他的人民也不会愚蠢。 - 胡亥:秦始皇的第二个儿子,名胡亥,在位期间实行暴政,导致秦朝灭亡。 - 却将法令罔诗书:意思是说,他却用法令来压迫百姓
花落香残恐后时,寻芳何事苦来迟。 春风独有花心苦,尽说当年杜牧知。 注释: - 花落香残:花开过后,花香渐渐消散,留下了凋零的痕迹。 - 寻芳:赏花,欣赏春天的美景。 - 何事:为何,为什么。 - 苦来迟:感到遗憾或懊恼,因为错过了美好的时光。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生机与活力。 - 独有:独特,与众不同。 - 花心:花朵中心,这里特指花的心。 - 尽说:都说起,全部提及。 - 当年:从前
【注释】: 崖州(今海南三亚市崖城镇):古州名。大洞天(在今海南岛崖县):指琼台,即今海南崖县。 淳熙丙午年(1176年):宋朝宁宗皇帝赵扩的年号。 辙:车轨,指车轮走过的路。 【赏析】: 《游石船记》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此诗写诗人重游崖州的大洞天时,见一石船,想起古人淳熙年间的往事,有感而发。全诗以时间为线索,由“昔人已去无回辙”一句起头,追忆当年淳熙年间的往事,又以“犹记淳熙丙午年”收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释: - “食馀甘”:意指品尝过美味的食物后,回味其中的味道,即“余味”。 - “甘随苦后知何似”:意为当品尝到美食之后,再尝到苦涩的食物,便难以理解其味道如何,比喻事物之间的比较和对比。 - “不独馀甘橄榄同”:意指不仅仅在食物中,其他事物也是如此。 - “版筑岩间商辅相”:意指在岩石间进行版筑(一种土木工程作业)时
起辇苔深天地荒,黄沙白草正茫茫。 诸陵亦在黄沙里,未必朱耶是瘴乡。 诗句释义 1. “起辇苔深天地荒”:描述了荆王太子的墓地被岁月侵蚀,长满了苔藓,显得空旷与荒凉。 2. “黄沙白草正茫茫”:进一步描绘了墓地周围的景象,黄沙覆盖,白草蔓延,给人以无边无际的感觉。 3. “诸陵亦在黄沙里”:暗示其他古墓也隐藏在同样的黄沙之中,增添了一种历史沧桑感。 4. “未必朱耶是瘴乡”
【注释】 回风岭:山名。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赣江支流锦江上游的南面。 怪:奇怪。 憾:遗憾。 一样: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把自然界中的风比作人,赋予风以人的感情,写风有情。 开头两句“南北风来到此还,南边和暖北边寒。”写的就是这风。它自南而北,到了回风岭这里就改变了方向,从暖和变为寒冷。这两句既写出了风的方向变化,也写出了风的冷暖不同。 第三句“怪来天地人犹憾,一样琼南两样看
注释:含笑花盛开,白色的像雪,红色的像火,争相斗艳,好不热闹。花朵含着香味,羞涩地低下头,好像在微微地皱起眉头。我被错怪了,以为山花会嘲笑我呢。 赏析:此诗描绘的是含笑花盛开的景象。首句以白红对比,写其竞春之美;次句言花之含香羞涩,如人之含颦(含愁);三句说崖州百姓误以为山花笑人,其实山花并未笑过人;末句自嘲,是说崖州百姓误解了自己的心意。全诗语言朴素,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