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最后进行总结评价。 “庭闱久别客金台,几度音书远寄来。”这两句诗意思是:我与家人离别已很久了,家中来信也很少,几年都不曾收到过。“庭闱”指家宅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淑质清兮两鬓星,高堂正拟享遐龄”:贤母生性贞洁,两鬓斑白,正当享受长寿之年。“如何一枕游仙梦,长夜漫漫竟不醒”:可是突然之间,贤母做了个梦,梦中仿佛到了仙境,可是她却始终没能醒过来。 【答案】 ①“淑质清兮两鬓星”,意思是:贤母生性贞洁,两鬓斑白。 ②“高堂正拟享遐龄”,意思是:正当享受长寿之年。 ③“如何一枕游仙梦”,意思是:可突然间贤母在梦中遨游于仙境。
久别重来到日边, 那堪今又买归船。 人生离会如秋月,几度亏时几度圆。 【注释】 久别:长时间分别。重到:再次来到。日边:指皇帝的身边。那堪:哪堪,哪能忍受。今又:如今。买:购买。归船:回家的船只。人生:人的一生。离会:分别。如秋月:如同秋天的月亮,比喻变化无常。几度:几次。亏时:失时,错过时机或机会。几度:几次。圆:圆满,完满。 【赏析】 此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要先写出诗句;然后再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最后写出诗句的注释和赏析。 本题是一道古诗文阅读综合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语句,进行翻译,并在注释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内容及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 第一句“少年曾诵大风歌,此日登临感慨多”
【注释】 夏日睡起漫兴:夏天的夜晚,我睡醒后,闲来无事,随意吟咏几首诗句。 瓦枕藤床醉梦醒,竹窗幽户午阴清:用瓦制成的枕头,藤编织的床,在梦中沉醉;清晨醒来时,推开竹窗,看到窗外的阳光明媚,空气清新。 隔林好鸟如相约,时复来啼三两声:隔着树林的小鸟仿佛是在与我相约,时而传来几声欢快的鸣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色。诗人以简洁、生动的语言
墨梅 忆昔孤山雪后时,鲜鲜缟袂绝尘缁。 别来何事姿容老,想过羲之洗砚池。 注释:墨梅:梅花在雪中的颜色是黑的,所以叫墨梅。缟袂:白色的衣服。绝尘缁(zī):超脱世俗。羲之:传说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曾将墨磨得像泥一样黑,用来洗笔。这里借指墨梅如王羲之练字一般地刻苦
【注释】 ①性初:即王性初,唐人。②吟鞭:指马缰绳。③英英:形容云彩的明艳。④相疑:好像怀疑是自己家的山峰。 【赏析】 首句“染翰归来兴自赊”,意谓诗人挥笔作诗后归来时心情愉悦,兴致勃勃,久久难以平息。这里的“染翰”是指写诗,而“兴”则是指兴致。诗人用一个“赊”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归家时那种悠然自得、畅快淋漓的心情。次句“吟鞭笑指夕阳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家时的情景。诗人骑着马
【注释】 簪缨:古代官服上的簪和缨子。朝罢:早晨退朝后,指从早到晚。天初曙:天刚亮的时候。退直:退朝回家。日未斜:太阳还未落山。嬴得一生心自在:意思是说,得到了一生的清闲,可以心安理得。愧无才德报皇家:没有才能和德行来报答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酬卢殷郎中》一诗。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也者,殆而已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中秋期间所作。他因病未能与家人团聚,只能在病中遥寄相思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夜凉碧落绝纤埃 - 这句描述的是夜晚的清凉和天空的辽阔,碧落通常指清澈的天空,这里用来比喻月亮的明净;绝纤埃则表示连微小的尘埃都没有,形容夜空的清幽和宁静。 天府谁将宝鉴开 - 天府是古代对皇宫的美称,此处可能是指皇帝或贵族的府邸。宝鉴通常指珍贵的镜子,这里用来比喻月亮
注释:我给江彭显仁寄了书信,说他近年来风采更胜往昔,精神焕发。你应该知道我是自得其乐,不再去想念故人了。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病中写给同年人的一首自嘲诗,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不佳,但精神状态仍然很好,并且已经摆脱了对旧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既表现了诗人的自我调侃,也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