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嵩
赠常山中陵子徐延芳士菜 予兹爱中陵,四山环四宅。 晓观东日红,晚见西月白。 北斗近紫薇,南箕扇尘陌。 吾中集太和,四时春拍拍。 不以炎燠蒸,岂为霜威剥。 出门游泰华,驱车遍恒霍。 回旋河洛间,兀然憩中岳。 山垤无崇卑,宇宙谁宽窄。 芝芷丛芝兰,危巅挺松柏。 坐荫挹幽香,于以寻颜乐。 瓢饮自足甘,蔬食亦不恶。 况已饶膏粱,何忧亦何愕。 勉之贵及时,坚固我可作。 夷惠流高风,清和各有托。 伊尹诚天民
赠惺庵弟巡抚福建 我的才能就像樗栎,早早地就归隐山林。 我与弟弟同心结盟,天门关内也是快乐的。 独自怀抱匡时忧虑,俯仰之间将向谁寄托? 抗宗有奇伟英才,楼前花朵如同花萼。 开始聘为百里之车,渐渐地展露骐骝脚力。 四省肃然埋轮,清风动山岳。 节钺齐扬间,直驰九边角。 哪能只因为我的贤劳,养器需盘错。 今朝重出门,八闽再挥霍。 且慰苍生谣,伫看登台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惺庵弟的勉励和劝慰
【注释】 1. 竹石:指竹和石头。 2. 玉骨:形容竹子的质地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清白而坚贞。 3. 明皎皎:明亮洁白。 4. 清风凉飕飕:形容微风拂过竹林,带来凉爽的感觉。 5. 空中矻砥柱:比喻竹子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如砥柱般稳固。 6. 贞姿本无求:形容竹子的形态高洁,不求任何回报。 7. 碧草如有情:形容青草地上的野花也似乎懂得人的情感。 8. 金石遥相投:比喻竹子与石头的坚硬质地相互辉映
诗句释义及翻译- 曾公来几年:指的是曾公(可能是指某位姓曾的官员)来到这个地方已经有多少年了。 - 相见时亦稀:表示与曾公见面的机会不多。 - 今归云何许:询问曾公现在所在的具体地方在哪里。 - 问民民不知:表示当地百姓对曾公的到来一无所知。 - 持以问庠序:拿着这件事去询问当地的学校和官署。 - 庠序交赞之:学校和官署的人们也称赞曾公。 - 谓公待士礼,谓公爱民慈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注意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诗前四句写自己为县令,兼理粮仓、钱谷等事务;第五六两句说自己才力在判案断狱方面,百姓的事不是自己的职责;最后二句说自己虽然官清但有余闲,便学习园艺并亲自教仆人们种菜。“吾邑”指自己的封地。“有令长”是说担任县令。“庶政庶狱”泛指一切政务及司法之事
阳逻觅小舠将如蕲州访顾日厓桂厓二丈不果 巨舻扼长风,遄予觅小艇。 美人在蕲阳,愿言一往省。 逆风乱中流,浪翻不能竟。 几年驰梦思,咫尺丰颜迥。 耿耿饥渴怀,坐看江云暝。 注释: 1. 阳逻觅小舠(yuè)将如蕲州访顾日厓(yá)桂厓(guì):在阳逻寻得一只小船,打算去拜访顾日厓和桂厓两位朋友。 2. 巨舻(lú)扼(è)长风:巨大的船只控制着强劲的海风。 3. 遄(chùn)予(y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治理百姓的坚定决心。 译文: 大君即是我的父亲,百姓就是我的子女。 天下本是一家,爱敬无二歧。 尽心尽职,岂敢他求?知。 吾祖耕鹿门,颇识民之依。 愿推衣与食,忍见啼寒饥。 虽有尧舜心,敢谓无其咨。 偏反常棣华,愧乏甘棠枝。 昔予忝京兆,民乃留生祠。 惺弟按全浙,生祠重见之。 兹予过常邑,行道传口碑。 见予问同姓,述旧喜以悲。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答:学习 大化旋元根,无声亦无臭。 时行自物生,处处春光漏。 人心曷睹闻,岂以形迹觏。 一实殊万分,弥漫遍宇宙。 云无亦无无,云有宁有有。 虚实动静间,寂感相参透。 来也以此生,归也以此复。 但保勿自亏,岂能强增凑。 月窟通天根,时复倏时姤。 盈虚本无常,此理原不朽。 云胡一偏者,强向玄关叩。 触处固跃如,冥心更何究。 婴儿吾自存,坎离每相遘。 若自煮空铛,于何问火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泊湘潭”是一首七绝,要求赏析诗句内容及表达技巧。解答时注意从以下几方面作答:内容上要分析诗歌所写之物,表达的情感,思想主旨;表达技巧上要分析诗的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答案】 译文:在湘潭停泊,这里像是一个富庶的地方,两江水汇聚于一处;西江的水向东流,东江的水向西流,汇入湘江
【注释】 涵:包容。 柔风:和缓的春风。帆:船上的帆,这里指船。练:白练。 暖气:温暖的气息。絪缊(yīnyún):暖和、和煦的样子。寒衣:寒冷的衣物。委:脱落。 莫是:莫非。阳和:温暖的阳光。转:改变,开始。新轨:新的轨道。 【赏析】 《迎春日即事》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小诗。首联写日光映照在远山之上,霞光映衬着江水;颔联写春风和煦,帆船徐徐扬帆;颈联写江水流得平如明镜,温暖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