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
【注释】 北行杂诗:在旅途中所写的一些诗。 道旁千万柳,能作几多春:路边的成千上万棵树上的柳枝,能有几度春天呢? 明岁还如此,行人非去年:明年春天,这些柳树依然会这样生长,但是行人却不是去年的人了。 【赏析】 这首诗以“北行”为题,写诗人在旅途上所见所感。 “道旁千万柳,能作几多春?”这是说,路上的万千柳树,又能有多少春天呢?这里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柳树生命力顽强的特点。 “明岁还如此,行人非去年
【解析】 “嘉树殖有誉,故都望生喜”意思是:这棵好树得到了世人的称赞(赞美),故乡的人们也盼望着它能够茁壮成长、繁花似锦。“行人四月至,夏雨洒芳戺。”译文是:四月的行人来到此地,夏雨润泽庭院。“最念手移梅,旁出芽如指。”译文是:我非常想念你亲手移栽来的梅花,那旁出的嫩芽就像你的纤指一样。“南邻荔支熟,高伞张红紫。”译文是:我的邻居家的荔枝熟了,红色的荔枝像伞一样挂满树梢。“筠笼亦相及,馋眼慰无俚
这首诗的作者是梁节庵,他曾经在武昌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诗中提到了武昌。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武昌生活的怀念和感慨。 “再题相去常悲天一涯,如今可是到家时。”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与现在的感慨。过去与现在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过去的生活可能更加艰难困苦,而现在则相对安逸舒适。然而,这种变化并不是因为生活条件的变化,而是由于人的心态和观念的变化。 "畏人客子成何著
注释: 东风复北风,广野号众窍(这两句意为:东风又吹来北风,广阔的田野响起众多鸟兽的叫声)。 岂无白日光,吹土翳清昼(这两句意为:难道没有阳光照耀,使尘土遮蔽了清澈的白天吗)。 赏析: 《北行杂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思考。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北风、东风、白日等自然现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关注。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注释: 绝似乌龙潭,陂池相映带。 比喻西山的美景,如同乌龙潭一样美丽。陂池是指池塘。相映带是指互相衬托。 可惜好西山,蹉跎斜阳外。 感叹美好的东西却只能在夕阳下看到,无法长久。蹉跎是浪费、空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惋惜之情。他以乌龙潭为比喻,赞美了西山的美丽景色。然而,他却发现西山的美只在夕阳下才能看到,无法长久。这种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杨村一夜雨,张湾三尺泥。 向来戎马迹,能畏鹧鸪啼。 注释: - 杨村:村庄名,位于某地。 - 一夜雨:一夜之间下了场大雨。 - 张湾:一个地名。 - 三尺泥:形容地面泥泞。 - 向来戎马迹:以前曾是战场之地。 - 能畏鹧鸪啼:因为害怕鹧鸪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经历了一场大雨后,发现曾经是战场的地方变得泥泞难行。这种变化让他感到恐惧和不安
诗句: 去城四十里,戴石若菡萏。空青落眼中,尘翳荡先淡。欲近势转下,渐陟路轲轗。呀然数百尺,金碧烟中嵌。龙居洞里潭,激水洞上糁。有如春雪融,清茗楼头揽。吾欲寻其源,但怖水色黕。山深积嘘吸,形埒气所感。稍上有二洞,松茑蔽黮暗。天光豁重眯,风力集众喊。楚境清江流,巫山白日晻。南望见苗疆,五色莎萝毯。归来夸腰脚,独往负志胆。丈人谈龙德,清味自渊醰。弱年罕壮游,如此实未览。新诗谁先成,岩松可用椠。 译文
闵月湖荷花同游为林昭通绍年 闵湖六月,南风吹,荷花盛开,绿衣红裳,如画美景。 昔闻其语今见之,眼前反复人得知。 壮夫腰镰方纵意,渔夫拿舟自垂泪。 哀哉斩艾不自保,纷纷载去如束稿。 风水之说讵有凭,邦人波靡诚可憎。 花神伉爽诉炎帝,妖气天阍反见挤。 苍苍岂必矜君子,我怼祸端由自取。 中通外直得之性,蒲稗虽多何足竞。 一朝谗口巧中伤,坐令丧气及群芳。 藏山居士倘见此,为尔痛苦摧肝肠。 【注释】
狱中示复生 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恩。 欲为君歌千里章,本初健者莫轻言。 注释与赏析 - 青蒲饮泣知何补:在这里,“青蒲”可能指的是监狱的青色围墙,象征隔离和限制。而“饮泣”则表达了在困境中的哀伤和无助。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现状的无奈和内心的痛苦。 - 慷慨难酬国士恩:这里的“慷慨”意味着诗人的豪情和壮志,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力回天的感觉
【解析】 “芙蕖箑面”是诗题,即荷花荷叶的面。此词以咏物起兴,写自己对郑叔昭内兄的思念,抒发了自己仕途不顺、心情郁闷的抑郁之情。 译文:不将涂抹归于凡艳之物,自有芬芳入妙文。心绪即今渐摇落,秋江无那又逢君。 赏析: 此词为送别之作,作者通过咏物抒怀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 上片起首两句,词人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芙蕖箑面。芙蕖即荷花,其叶如盘而大,浮于水面之上,形似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