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重憙
千松万松何离奇,千石万石何累垂。 松寻石罅逞夭矫,石凌松上争厜㕒。 主峰一石最奇崛,俯首乃受松之欺。 直据其巅盬其脑,苍髯恣肆鳞之而。 左轩一石势崱峛,蛟背如立湘妃危。 右伏一石於菟卧,不甘帖耳形耏耏。 两株鸭脚那肯让,腾空四散青珊枝。 道人何年觊天奥,梯以石栈支以。 阴崖不借鬼斧劈,𥨩穾应是天工施。 门前双峰屹相向,崭如头角真嶷嶷。 沧溟万里泻澒洞,直来脚底如奔驰。 我当重九命山屩
呜乎信国公,从容殉大节。于今五百八十年,遗泽犹留一钩铁。 铁背铭词镌六字,曰圣瑞文天祥制。诗僧拓墨共流传,我观公物见公志。 公昔生也兆紫云,公及冠也擢状元。公既相也宋已去,公之死也未五旬。 乌金一握思风度,山河半壁凭分付。赐字新镌柄上铭,知是登科年后铸。 我闻公性初豪华,唾壶或以和筝琶。又闻公也自贬抑,军中或佐指挥意。 自从真州夜走空坑败,悲凉柴市铭衣带。击节高吟《正气歌》,遗器遗文同百代。
西去麻鞋谒至尊,烽烟何日靖中原。 故人尽节难回首,怕过苌弘化碧村。
推篷日对水潺潺,沙鸟风帆自往还。 东望数峰青扑面,不殊江上六朝山。
江水茫茫山色苍,昔年行役又同行。 六千猿鹤悲君子,八百桑株学武乡。 略仿买田苏玉局,相偕归隐孟襄阳。 也如鹦鹉前头意,云树无言但泪浪
湘累何计问穹苍,雨雪其吁携手行。 讵有南楼风月兴,且寻东郭水云乡。 前年红树游萧寺,此际黄昏是夕阳。 谁是濯缨谁濯足,各将心境取沧浪
吴重憙是清代诗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还是位有成就的官员,在清朝末年到近代初期留下了深刻的文学印记。 吴重熹生于山东海丰,同治壬戌年(1862)考取举人,并在之后的官场生涯中不断上升,官至河南巡抚。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也获得了较高的荣誉。作为地方高官,吴重憙在其任期内,积极推行政务,关心民生,其治理成绩亦得到了百姓的肯定和朝廷的认可。 吴重憙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