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注释】寒食:清明节。西山:即虎山,在今北京市西直门外。紫陌:皇城的北门——长安街。“各”字下加双引号,是强调句中“宦游”、“断碣”、“荒陵”、“莺花”、“丘陇”、“麦饭”,都是指诗人自己和那些身在外地的同官。 【赏析】《寒食》,唐宋时禁火寒食节,禁烟冷食,扫墓祭奠先人。本诗写清明寒食时节的郊游,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首联“宦游俱是客,紫陌各留连。”点明题旨
诗中描述了苍松千百树,一树一徘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常护香台老,曾迎翠辇来,描绘了寺庙的历史沧桑和曾经辉煌的场景。高枝藏鸟鼠,薄暮走风雷,反映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变化无常的自然现象。未受秦封后,犹能避劫灰,则表现了即使在战乱之后,这些古老建筑依然能够安然自若。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与热爱。同时
注释: 康臣请求我观看我的诗集,并且为我写下两首和诗。第一首是: 眼常愁夜暗,砚未解春寒。 旧书册上被乌鸦涂抹,荒芜的吟咏任凭蛀虫啃噬。 芳洲劳采杜,幽谷忽生兰。 手拿琼瑶般的美句,低声吟诵却难以下笔合韵。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诗词创作的苦闷之情。首联“眼常愁夜暗,砚未解春寒。”诗人以“眼常愁”“砚未解”来表达自己对诗词创作的心情。夜晚黑暗,让人感到忧愁;冬天寒冷,砚台还未解冻
这首诗是作者九日后买菊数种,漫成二首中的第二首。 花事久寥阔,秋光慰所思 - 花事:指赏花的活动。 - 秋光:秋天的阳光。 - 慰所思:安慰自己。 参差当夕照,仿佛似东篱 - 参差:参差不齐的样子。 - 夕照:傍晚的阳光。 - 东篱:古代诗人陶渊明曾隐居于东篱下,后人以东篱代指隐士生活。 隐觉金门远,香偏纸阁宜 - 金门:古代皇宫的门名。 - 纸阁:古代文人雅集时使用的书屋或书房。 -
小阁数丛菊,花时损俸钱。 故园篱落下,秋色又经年。 诗思劳相促,风尘好共怜。 几枝镫下影,多在素琴边。 注释: 1. 小阁数丛菊:指诗人在一个小巧的阁楼上摆放了数盆菊花。 2. 花时损俸钱:指由于观赏菊花而减少了一些俸禄收入。 3. 故园篱落:意为诗人曾经的家或者故乡的篱笆已经破旧了。 4. 秋色又经年:意味着秋天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暗示着岁月的流逝。 5. 诗思劳相促:意思是因为思念家乡
【注释】 悬镫:挂马灯。佛阁:佛教寺庙中的塔阁。清吟:清幽的吟诵声。拥薄衾:抱着薄薄的被子,比喻身体虚弱。来从微雨后:在微雨过后来到这里。卧向白云深:躺在白云深处。石榻:指石制的床铺。山中梦:在山林中做的梦。晨钟:清晨的钟声。世外心:超脱世俗的心。京华:京城。有闲客:有闲暇的人。 【赏析】 《新秋由高梁桥历西山诸刹宿碧云寺八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八首。前四句写在高梁桥上
【注释】: 1. 勺园新阁成于辛亥秋:指在辛亥年(公元1911年)秋天,三兄勺园的新建阁楼落成。 2. 四松辈:指四棵松树。 3. 经年:一过整年。 4. 属和:应和。 5. 九日: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代以重阳为避邪求福之日。 6. 感念:思念。 7. 原韵:指原题诗韵。 8. 冀北:指河北省北部地区,诗人家乡所在地。 9. 相忆:相互思念。 【赏析】:
君本山阴客,高吟领众峰。 荡舟曾一往,积翠几千重。 怀古惭佳句,开编想故踪。 何时寒雪后,同话禹陵松。 注释: - 君本山阴客:你本来是山阴人,也就是浙江绍兴人。 - 高吟领众峰:高声歌唱引领着众山峰。形容声音洪亮,震撼人心。 - 荡舟曾一往:划船时曾经一路向前,形容游历山水的豪情壮志。 - 积翠几千重:山峦叠嶂,层层翠绿,形容山峦连绵不断,景色秀丽。 - 怀古惭佳句:怀念古代诗人的作品
【注释】 秋风将夕至:秋风吹拂到傍晚时分。 人去禁庭阴:你离开朝廷,宫中变得阴暗冷清了。 岂为浮云感:难道你因为那片浮云而动心吗? 知君道气深:了解你的高洁品德和深厚的修养。 烟霞南国梦:在南方的仙境中做神仙的美梦。 蔬水北堂心:在北方的官署里做官的人心里。 闻说幽栖地:听说那里是一个幽静的隐居之地。 丹峰映碧浔:红色的山峰映照在清澈的江水之间。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
南苑月下同屺瞻漫成四首其一 御苑秋清日,平郊雨霁初。暮鸦归树满,夜火隔林疏。斜月临驰道,轻云覆直庐。匡时经术在,词赋薄相如。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英所作,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和心境。御苑(皇家园林)的秋日清新宁静,而平郊的雨后景象则显得格外清新。黄昏时分,乌鸦归巢,树木上落满了乌鸦的粪便,夜色渐深,树林中的灯火显得稀疏。月光洒在宽阔的道路上,而轻云覆盖了直庐。诗中表达了作者匡扶时政、研究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