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初冬同沈康臣曹升六夏邻湘乔石林坐黑龙潭晚过城南小园二首·其二 谁问荒园路,城闉歌吹西。 槐铺双树暗,松偃片云低。 岁月吾侪惜,柴篱野客迷。 莫教骑马去,茅舍未鸡栖。 这首诗由清代著名文学家张英创作,是《初冬同沈康臣曹升六夏邻湘乔石林坐黑龙潭晚过城南小园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下面将逐句解析并展开相关注释与赏析: - 谁问荒园路
诗句解释 1 夙约偏微雨:早晨的约定因细微的小雨而有所变动。"夙约"指的是早上的约定,"微雨"则是指小雨,这里形容因为下雨而导致原计划的出发或活动需要推迟。 2. 冲泥出郭行:冒着泥泞冲出城外去行动。这里的“冲泥”指的是在泥泞中行走的状态,"出郭"则是指走出城门,表明诗人不顾困难,毅然前行。 3. 蹄痕山路浅:蹄印留在了较浅的山路上。"蹄痕"指的是马或车等行驶后留下的痕迹
注释 宝树:传说中的神树。折(zhé,折断):枯死。猗兰(qií án,郁金香):香草名,这里指代董樵。继萎:枯萎。遂成儿女节:成了儿女情长,不思远大节义的节日。不顾老夫悲:不顾我这样的老头子悲伤。 吟残:诗歌创作到一半时。幼妇词:年轻女子的哀伤之辞。箧(qiè,小箱):书箱。冰雪不堪持:像冰一样坚硬的诗卷,难以承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的七绝诗,诗人以神树和郁金香比喻友人董樵
诗句原文: 诸天华藏里,古佛绣幢中。 金碧穷民力,神灵役鬼工。 入云看石碣,尽日听松风。 不信香林外,犹传兜率宫。 译文: 在高耸入天的华藏之中,古老的佛像被金色的装饰所包围;这些佛像耗费了无数人民的劳动和心血,而神灵则操纵着工匠的双手。我步入云层,观赏那些刻有石碑的地方;整个白天,我都倾听着松涛的声音。我坚信,在遥远的香林之外,仍然流传着兜率宫的故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译文和赏析: 1. 金谷遗园在,居人识故侯。 注释:金谷园曾经是晋代的别墅,现在依然存在,居住在这里的居民认出这是过去的侯爵所建。 译文:金谷的遗迹仍然保留着,居住的居民们能够辨认出那是古代侯爵建造的园林。 2. 雨淋将断壁,水照半颓楼。 注释:雨水淋湿了断壁残垣,水中倒映出半毁的楼阁。 译文:雨水打湿了断壁残垣,水中映出了半倒塌的楼阁。 3.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首联“京洛风尘地,园林此最幽”,写诗人的园居之佳胜。颔联“板桥穿密篟,曲水抱危楼”写园中之景。颈联“为驻扶风席,常陪夜月游”点出了题中的“李侍郎”。尾联“西山朝暮见,烟霭雨初收”写李侍郎的园居生活。 【答案】 李侍郎的园居生活。首联,京洛风尘之地,唯有此地最为清幽。颔联,板桥穿过茂密的竹子;曲折的水流环绕着高高的楼阁。颈联,为了留下与李侍郎同席共饮的情意
幽敞的香山路,高亭占尽翠微。 野景如秋水般澄净,山峰似乱云般飘飞。 远山色彩令人凭栏,空青色欲沾身衣。 却思那绝处奇景,雪月交辉映满天。 注释: 1. 幽敞香山路:香山路幽静而宽敞,充满了香气。 2. 高亭占翠微:高高的亭子占据了美丽的山色。翠微是指山的色彩,形容山色青翠欲滴。 3. 野如秋水净:野地像秋天的水一样清澈明亮。 4. 山似乱云飞:山峰像乱云一样在天空中飘动。 5. 远色堪凭槛
【注释】 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碧云”,即碧山寺,在今安徽歙县北,因寺周围有碧山而得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大历时(公元762)秋日游览黄山途中所写。 首联起笔点题。诗人从高耸入云的古刹开始描绘,以“无数”二字突出了寺庙之多、之盛,也暗含着诗人对历史的感慨。接着写在每座寺院都能见到林间的树木和水边的小径,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熟悉。 颔联写寺内环境。“深护藓”,意指寺院内幽静的环境
【注释】 1. 车:指车轮声。 2. 提壶挈伴行:提着酒壶携同伙伴一起行走。挈(qiè),携带。 3. 闲人潭上影:悠闲的客人倒映在潭水中。闲,悠闲自在。 4. 落叶树边声:树叶飘落时发出的声音。 5. 野水南村晚:野外的水边村落傍晚时分。野水,乡村的水流。 6. 高窗小阁晴:晴朗的天空中,高高的窗户和精巧的小阁楼。 7. 淹留还竟日:停留了一整天。淹留,长时间逗留。竟日,一整天。 8.
新秋由高梁桥历西山诸刹宿碧云寺八首 其二 似向江南路,菰蒲野市连。 乱流侵古道,小雨爱秋田。 云白山腰寺,风鸣树杪泉。 最宜人迹少,石径绿阴偏。 注释:似乎已经走过了江南的路,野市上生长着一片片的菰蒲。湍急的溪水漫过了古老的道路,细雨滋润了秋天的田地。云雾缭绕在山顶的寺庙上空,微风吹拂着树枝上的泉水声。最适宜人迹稀少的地方,一条石阶小路上绿荫斑驳。赏析:这是一首纪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