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君美
【注释】 纪:记录、记述。钉截县江,即在县江上设置铁钉,以阻止官军渡河。 日日:每日。 教莫入,是说官府的禁令不能进入。 方始:方才,刚刚。 安眠:安然入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宋金交战时期,目睹军民共同抗击金军的情景。诗中所写,正是作者所经历的一件真实事情。当时宋军和金军对峙于黄河北岸,双方军队在河南境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斗。宋军为了保卫黄河防线,曾一度封锁了金军的南撤之路
【注释】: 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纪镇静有功二 官船只只离巴城,邻境如何免得惊。 镇日爱人堂上坐,夜更朝鼓转分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记事诗,记述的是赵侯在治理巴城期间,以德化人、安民的事迹。诗人用“官船”、“巴城”等关键词,将赵侯所采取的治理措施生动地描绘了出来。首句“官船”,表明赵侯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次句“巴城”,则表明赵侯治理的是巴城。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清晰。前三句写治军,四句写治国
【注释】 赵侯:指宋太宗赵光义。 保民惠政纪实诗:即《戒励农事诏》。 发粜:开仓出卖粮食。 七米舟:指运米船。 米担:用稻谷或小麦等杂粮做成的挑子,是古代运输粮食的工具。 无来:不来。 有家户:有家室的人。 挽将回:使……回来。 【赏析】 这是一篇劝农务本的诗,全诗以“七米”为线索展开,通过描写农民的生活和劳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关爱和关心之情
注释:南阳地区已经没有可供流民安身立命的地方了,他们携带着孩子和妻子无处可依。 兴化寺中已经住满了流民,官府给他们发放钱钞和粮食让他们回家。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纪实诗,主要记录了赵侯保民惠政的情况。首句“南阳过渡尽流移”描述了南阳地区已经没有可供流民安身立命的地方了,他们携带着孩子和妻子无处可依。次句“携子携妻那处依”进一步描绘了流民的困境。第三句“兴化寺中都住满”则揭示了官府对流民的帮助
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 纪措置夫丁一 习书来自浒黄州,南北相关事可忧。 弓手寨兵差发了,民丁个个是貔貅。 注释:习书来自浒黄州:指学习书法的人来自黄州。南北相关事可忧:南方和北方的事情都很让人担忧。弓手寨兵差发了:弓箭手在官府中被征召并被发配到边疆。民丁个个是貔貅:百姓们个个都是勇猛的战士,就像传说中的猛兽貔貅一般。貔貅:传说中能辟邪恶、驱除不祥之物的神兽,这里借指勇猛的战士
花欢柳喜劝耕夫,彩帜如云拥轿前。 万口一辞何以祝,福王坐处有青毡。
黄花市路苦无多,长乐街头几度过。 哨骑欲来先自伏,邦人喜不见兵戈。
巴湘二界缺关防,不是隅官不说详。 费得琴堂数杯酒,南阳一度胜金汤。
官司调卒过千馀,帮请那知廪帑虚。 一发券头支五日,这般调画有谁如。
朝朝探报晓民间,犹更讹传百十般。 旗上大书安与急,展开安字一齐安。